统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名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1 社戏.docVIP

统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名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1 社戏.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1社戏

1.感知旧时江南水乡村民的生存状态,理解当地淳朴、和睦、善良的民风民俗。

2.理解文中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领悟鲁迅作品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3.理解课文的儿童叙述视角,体会作者对早年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看戏是旧时中国人为数不多的娱乐方式之一,经济水平的落后又限制了这一活动的频率,往往只在年节活动时才有机会享受。今天我们一起随着鲁迅走进昔日的江南水乡,访一访当地的民俗戏艺活动——社戏,感受乡村生活的淳朴和美好。

二、教学开展

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

◎字词积累。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欺侮”“屹立”“皎洁”等重点字词。

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字词部分。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且介亭杂文》《坟》《二心集》《华盖集》等。

◎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1922年10月。当时辛亥革命已经过去十余年,但由于革命不够彻底,中国仍处于封建军阀的统治之下,战乱依旧,民不聊生,社会混乱。目睹此情此景,鲁迅深有感触。在这期间,鲁迅写了不少回忆故乡的作品,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通过可爱的故乡与黑暗的社会的对比,表达自己对光明前景的向往和人与人之间淳朴关系的追求。《社戏》就是其中一篇。

◎知识链接

社和社戏

“社”古时指土地神和祭土地神的地方、日子、祭礼等。

社戏,即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所演的戏。一般在庙台或野台演出,也有把戏台搭在水边的,观众在岸上、船上都可以看戏。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早在南宋时,陆游的《春社》诗中就已有“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

2.目标任务二:梳理情节,把握课文内容。

◎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以“社戏”为线索,记叙了“我”和伙伴们一起去赵庄看社戏的经历。

◎文章围绕“看社戏”写了哪几件事?

平桥概况(随母归省)—伙伴游玩(乡间生活)—无船出行(戏前风波)—夏夜行船—赵庄看戏(船头看戏)—停船吃豆(偷豆煮豆)—深夜返回(月夜归航)—再谈吃豆(戏后余波)。

◎根据对故事情节的梳理划分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1—4):写“我”随母亲探亲后在平桥村的日常生活,突出“我”对去赵庄看戏的期盼。

第二部分(5—30):写“我”和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和看社戏后归航的全过程。

第一层(5—9):写看社戏前的波折和转机。

第二层(10—13):写前往赵庄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第三层(14—21):写“我们”在赵庄看社戏。

第四层(22—30):写看社戏后深夜归航、途中偷豆并煮豆的事。

第三部分(31—40):写看社戏后的余波和“我”对社戏的怀念。

3.目标任务三:研读情节,感受叙事艺术。

◎文中描写的事件,哪些着墨较多?哪些一笔带过?

小结:看社戏是主要内容,因此看社戏前后的波折、夜航去看戏途中、戏后归航偷豆等情节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因此略写。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详写去看社戏前的波折。

首先,这本身就属于看社戏全过程的内容;同时,波折中反映了“我”对看戏的渴望,反映了亲人、朋友对“我”的关心、帮助,表现出平桥村于“我”确实是一片“乐土”;再者,写波折也是为写看戏做铺垫,使课文内容曲折而充满生活情趣。

◎略写的平桥概况、乡间生活两部分有什么作用?

内容上:交代看社戏的时间、地点、人物;引出中心事件“看社戏”发生的环境和缘由。

结构上:为下文和小伙伴去赵庄看戏做铺垫,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第一盼望”的看戏自然更是乐趣无穷,吸引读者细读看戏部分;与结尾句遥相呼应。

情感上:表达对平桥村及童年生活的热爱、怀念。

◎本文围绕主要事件“看社戏”,从想看戏不得,到能看戏而不愿看,从沮丧返航再到途中偷豆,情节曲折,摇曳多姿,其间欲扬先抑,山穷水尽而又柳暗花明。

(1)请指出情节的起伏。

(2)课文第4—9段写戏前风波尤为精彩,标记出看戏前的三次起伏,并思考这样行文的好处。

戏前风波的三次起伏,写出“我”在希望与失望中交替的煎熬与惊喜,生动表现了“我”盼望看戏的热切心情,衬托下文没看到盼望中的精彩社戏时的无趣、失望,为后面的败兴而归埋下了伏笔。

小结:详略有致、波澜起伏,是本文叙事的艺术。作者围绕看社戏这一中心事件,有详

有略、跌宕起伏地处理了大量看似与该事件联系并不紧密的材料。

第2课时

1.目标任务一:探究描

文档评论(0)

tan6604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