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农村发展硕士案例之七:
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创新案例分析
张林焕
摘要:自2004年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5年聚焦“三农”问题,明确提出了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了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这为我国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家庭农场+公司”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集约化水平持续提高。201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农业物质装备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二是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显著增强。据农业部2015年公布的数据显示,经营面积50亩以上的农户达到340万户,家庭农场达87.7万个,农民合作社达153万家,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35.4万个,龙头企业12.6万家,辐射带动全国47%的农户发展农业生产,户均年增收3200多元。显然,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装备与农业技术的创新和运用、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生产率提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人力、物力、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投入,更离不开组织、管理等组合性要素,并通过组织、管理要素的灵活调整来持续不断地带动其他要素进行有机粘合,共同支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如果组织、管理等组合性要素僵化、呆滞,内在灵活性创新性的缺乏,将阻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和发展。目前,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政策的扶持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积极挖掘自身的组织、管理要素功能,在实践中孕生了众多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从组织体内部挖掘生产关系潜能,释放出新的生产力。如何因势利导,促使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激发组织、管理等要素功能,发展自身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壮大自身实力,需要在实践中持续探索。
本文通过对淮安市涟水县颜家庄家庭农场、福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实际调研,对这个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利益一体化的“家庭农场+公司”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形式进行剖析,梳理该经营组织形态的运行模式、特点、经营成果,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产业链环节拓展、链条延伸的条件、瓶颈、制约因素、启发意义等,并对研究对象的进一步发展进行思考,提出有关对策和建议。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具有相对较大的经营规模、更好的农业生产资料、设备条件和管理水平,劳动生产、资源利用和土地生产率较高,以商品生产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管理组织。其主要特点包括:适当规模和专业生产,集约化经营和管理,高度的市场化。
1、主要类型
通常把新型经营主体分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农业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
(1)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以土地适度规模化为基础,以企业化方式进行农业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形式。
家庭农场中的家庭经营是以企业化、集约化、商品化方式进行的社会化生产,社会化生产客观要求家庭农场形成一定的适度规模。因此,带有社会化生产方式的家庭经营是家庭农场的本质内涵,而土地的适度规模是家庭农场的外在表现。实践中家庭农场被视为是各类农业专业大户的升级版。
(2)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化主要有以下特点: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前提;以专业化生产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允许某些企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成为合作社的社员;资本地位和劳动地位相统一。
(3)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指以直接或间接服务农业生产、加工和流通为主要对象,通过签订农业生产订单、开展农业基地合作等方式带动分散的小规模农民进入市场,实施生产、销售、贸易一体化的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企业。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相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人才,可以直接与现代大市场直接对接,其盈利和抗风险能力都明显高于其他农业经营组织。
(4)农业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
农业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是指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的经济组织,包括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服务团队,农民经纪人等。
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主要为小规模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技术指导、农机作业、病虫害防治、农村公共事业,以及农产品购买和销售、仓储和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