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批判现实主义特征的分析.doc

《人民的名义》批判现实主义特征的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民的名义》批判现实主义特征的分析

摘要:《人民的名义》是一部展现出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官场生态的长幅画卷的影视作品。该剧改编自同名现实主义题材长篇小说《人民的名义》,从广阔的社会层面展现官场世相、人生世相,同时又从更为深刻的层面挖掘出人性的深度和思想的深度。《人民的名义》讲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临危受命,调任地方检察院审查某贪腐案件,与腐败分子进行殊死较量的故事。作品从真实地反映当代中国不良的政治生态、揭露并批判中国官场的矛盾冲突、再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的典型人物三个方面体现出批判现实主义的特征。

关键词:人民的名义;批判现实主义;反腐题材

《人民的名义》不回避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人心、人性和社会生态都得到了有力揭示。它体现了人民性和当代性的结合,体现了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作品在艺术处理上故事环环相扣,情节曲折惊奇,场面震撼人心,不仅写出了当下反腐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多面性,更是打破了官场小说和反腐小说两种关于官场的叙述模式,并把一些新的因素纳入进来,涉及到小的权力运作之外的大的政治,具有相当的突破性、开拓性。直面当下的社会矛盾,直击造成腐败最深层的根源,体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回归。

一、真实、客观地反映生活

1、题材的当代性

该剧的反腐题材源于现实,惊心动魄的反腐画面,和现实中持续推进的反腐败斗争相互呼应,唤起观众强烈的参与感。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高育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规劝侯亮平查案适可而止遭拒绝后,终于决定对这位爱徒下手。他在侯亮平走后对妻子吴慧芬说:“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一系列描写反映出现实官场中,官员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不仅限于工作中“踢皮球”、“打太极”、“拍马屁”等现象,有力地揭露了深层的腐败现象。剧中光明区信访局低矮的“丁义珍”式窗口在剧中被达康书记严厉批评。现实生活中,“丁义珍式窗口”也不断被曝光,不断被改进。

2、细节的真实性

剧中体现的细节与现实社会生活具有同构性,从而使这部作品具有科学真理的准确性。《人民的名义》中,台词之尖锐和犀利令人惊叹,例如:“现在老百姓对干部的感觉就是无官不贪,再不刮骨治疗,再不反腐,咱们党和政府的形象就要败坏完了”诸如此类令人震惊的台词却直戳老百姓内心的痛点,也让所有看剧的老百姓产生共鸣,让现实生活中为官者为之一震。而这些语言也是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街头巷语,语言细节的真实性可见一斑。又如:网上观看大风厂强拆的视频是在线直播,还有弹幕的出现。高育良听说沙书记会对冻结的干部中年龄即将到期的干部提前考虑,手从交叉到合十,表现出他放松了的心态。一系列细节表现出对现实较高的还原度。

二、强烈的揭露性和批判性

《人民的名义》直面当代中国官场大面积坍塌的腐败现象,揭露的官员从贪了两亿赃款却不敢花的赵处长,到溜须拍马的祁厅长,甚至直捅副国级官员。赵立春既是副国级人物又是前省委书记,他利用手中人民赋予的权力,谋私谋利,为自己儿子赵瑞龙的罪恶行径“保驾护航”,他还通过权色交易腐蚀干部并拉干部下水,再疯狂敛财、滥用权力从而引发腐败大案。

剧中开篇勾勒的赵德汉这一“小官巨贪”的人物,骑自行车上班,在陈旧简陋的家中吃炸酱面,每个月给乡下老母亲汇300元生活费;然而在另一处隐秘的豪宅,壁柜里、床上、冰箱里,却塞满了一沓一沓的现金,总数超过2.3亿元……这一幕触目惊心的反腐画面不仅是对某些中国官员腐化现状的批判,也是对人性的批判、对社会风气的深沉反思。

三、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剧中祁同伟这一角色的塑造不仅真实地反映一个典型的为了升官不择手段、不惜以身试法的腐化官员,更是注重勾画其现实特点、生存状态、个人命运,并从中挖掘出时代大潮的涌动、个人性格发展变化的根源。《人民的名义》中的人物注重刻画典型形象,但并不过分着重人物的“性格”,而是从人的内在生命、精神世界去表现当代社会现状、文化,着重刻画人物心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对人和人性的探索引申到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

综上所述,《人民的名义》真实、客观地反映某些社会现状、体现了强烈的揭露性和批判性、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通过批判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批判当代中国官场一些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最终揭示出党的领导干部应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这一宏大的政治主题。

参考文献:

[1]周梅森.人民的名义[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

[2]罗伯特·欧·基欧汉.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查尔斯·E·布莱斯勒.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导论[M].北京:中國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4]特里·伊格尔顿.文学理论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布莱克韦尔出版社,2004.

[5]焦勇勤,蔡青.从《人民的名义》看反腐题材电视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