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1月,第54卷第1期,Jan.,2024,Vol.54,No.1
JournalofNorthwest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JNWU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如何影响低收人群体幸福感?
来自中国四省实地调查的实证分析
朱楠,李荫2
摘要:相对贫困治理任务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低收入群体谋求美好生活、获
得幸福感具有一定的挑战。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上升并不一定增加低收入群体的幸福
感,在中国“伊斯特林悖论”已经出现,尤其是在相对贫困情境下,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成为
低收入群体平等地享有机会、提高潜能的关键因素,有助于提升其幸福感。本文通过梳理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低收入群体幸福感的逻辑关系,提出基本公共服务通过“赋权”和
“增能”来提升低收入群体幸福感的理论假说,并采用中国四省实地调研的数据,研究基
本公共服务供给对低收入群体幸福感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够显
著提升低收入群体幸福感,其中供给满意度中充足性、均衡性、便利性和普惠性越高,幸福
感水平越高。在进一步的分析中,赋权、增能影响机制均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对于低收
入群体而言,增能的影响更强。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城乡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低收入群
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对低收入群体幸福感的影响依然显著。据此结论,试从“影响
因素一生成逻辑”两个角度提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升低收入群体幸福感的政策建议,
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出理论依据。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低收入群体;幸福感;影响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D0I:10.16152/j.cnki.xdxbsk.2024-01-014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进入202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市场需求逐步恢复,居民收人平稳增长,依据对经济社
会形势的判断,党中央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要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表明
收稿日期:2023-10-0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高低收人群体幸福感的路径研究”(19BJL101);教育部人
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治理体系研究”(22JJD630018);2023年
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作者简介:朱楠,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研
究员,从事公共服务与民生保障研究。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154·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
扶贫工作在摆脱以生存为核心的绝对贫困后,治理相对贫困依然以防止返贫、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为主,
体现了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期性与复杂性。
美好生活既是人民群众的向往期盼,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矢志不渝的价
值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人民幸福,尤其提升低收入群体幸福感成为衡量相对贫困治理
效果的重要标准。因此,守住返贫底线一方面“把增加脱贫群众收人作为根本要求”①,另一方面还要提
高相对贫困主体的主观感受与社会共识]。然而,经济增长和收人水平提高并不一定增加低收人群体
的中国在全球155个国家中幸福感水平位于60名之后③。由此可见,“伊斯特林论”在我国已经出
现,并归因于社会不平等,特别是收人分配不公平导致我国居民幸福感的下降[2]。阿马蒂亚·森(Ama-
rtyaSen)【3]和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4]认为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是社会权利、机会和能力的不平
等。尤其进入相对贫困阶段后,低收人群体在实际生活状态未达到自身期望水平或低于他人的水平时,
济、提升收人水平已经不能提高其幸福感,他们开始追求基本生存需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南省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pdf
-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pdf
- 互联网使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基于CSS2019数据的实证分析.pdf
- 互联网应用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pdf
- 户内高压隔离开关机构运动过程影响因素研究.pdf
- 户外精致露营的盈利模式探究.pdf
- 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载荷沉降试验研究.pdf
- 回转炉应用于粉状五氧化二钒连续化生产的研究.pdf
- 惠民凹陷江家店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物源体系特征与演化.pdf
- 混流式喷水推进泵空化流动及其诱导振动特性的试验研究.pdf
- 基于ADAMS的植保机操纵稳定性分析与研究.pdf
- 基于AHP-CRITIC法与系统动力学理论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系统模型实证研究.pdf
- 基于ANP-优序图的硬岩CAES储气库站址优选方法.pdf
- 基于Bootstrap-C_(pu)的机床进给机构装配过程能力评估方法.pdf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分辨率海底地形跨层生成模型.pdf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继电保护设备状态评价方法研究.pdf
- 基于BP神经网络实现小批量物料生产安排.pdf
- 基于Buck-Boost的锂电池双层均衡方法研究.pdf
- 基于CoolProp的脱硝烟气加热过程精确计算及应用.pdf
- 基于Fluent的环境温度和斜井角度对隧道通风效果的影响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