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中药治疗高原性缺氧的组方规律_NormalPdf.docxVIP

基于数据挖掘中药治疗高原性缺氧的组方规律_NormalPdf.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48(10)

2023,48(10)

1453JCentSouthUniv(MedSci)

1453

DOI:10.11817/j.issn.1672-7347.2023.230245

基于数据挖掘中药治疗高原性缺氧的组方规律

王仁杰1,2,罗凯1,2,杨军1,2,钱庆元2,3,李晓琳1,4,高月2,李茂星1,2,3,4

(1.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兰州730020;2.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

3.兰州大学药学院,兰州730020;4.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药剂科,兰州730050)

[摘要]目的:中医药在高原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高原低压、低氧的特殊环境对人体经脉气血的影响,以及高原性缺氧导致的疾病的病因、病机分析缺乏体系。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挖掘中药抗高原性缺氧组方规律,为抗高原性缺氧的中医药组方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数据库中与高原性缺氧相关的实验性文献,对文献中处方数据进行筛选、标准化等处理后建立标准化处方数据库,分析抗高原性缺氧处方中用药频次、药物属性、药物功效、药物组合、核心处方等组方规律,并利用图表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共纳入135首中药处方,包括229味药物。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黄芪、丹参、人参、当归等;中药四气多为温、平之性;中药五味多为甘、苦、辛味;中药归经多入心、肺、肝经;中药功效统计中生津养血频次最高;中药配伍中黄芪-丹参、黄芪-当归关联频次较高。其核心用药为黄芪、丹参、当归、红景天、枸杞子、人参等。中药能够缓解高原性缺氧引起的胸闷、胸痛、咳喘、咳嗽、呕吐、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结论: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得出防治高原性缺氧相关疾病多用生津养血、补气化瘀、助阳化气之品,多以补气药和活血化瘀药相配伍,并且注重虚实结合,阴阳并补。

[关键词]高原性缺氧;中药;数据挖掘;组方规律

Medicationrul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he

treatmentofplateauhypoxiabasedondatamining

WANGRenjie1,2,LUOKai1,2,YANGJun1,2,QIANQingyuan2,3,LIXiaolin1,4,GAOYue2,LIMaoxing1,2,3,4

(1.CollegeofPharmacy,Gansu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Lanzhou730020;2.InstituteofRadiation

MedicineSciences,AcademyofMilitaryMedicine,AcademyofMilitarySciences,Beijing100850;3.Schoolof

Pharmacy,LanzhouUniversity,Lanzhou730020;4.DepartmentofPharmacy,940thHospitalofJointLogistic

SupportForceofChinesePeople,sLiberationArmy,Lanzhou730050,China)

收稿日期(Dateofreception):2023-06-14

第一作者(Firstauthor):王仁杰,Email:wangrenjiegy@163.com,ORCID:0009-0007-0167-9165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高月,Email:gaoyue@bmi.ac.cn,ORCID:0000-0003-1131-5326;李茂星,Email:limaox2020@aliyun.com,ORCID:0000-0002-3634-0811

基金项目(Foundationitem):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ZYYCXTD-D-202207)。ThisworkwassupportedbytheChineseMedicineInnovationTeamandTalentSupportProgramoftheState

文档评论(0)

9.9元专业试卷、PPT包邮者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各种专业试卷分享(尤其擅长医学类);擅长专业PPT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