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大者之旁,无所不容(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VIP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大者之旁,无所不容(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2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大者之旁,无所不容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不能皆是,时人不知难;或是,而意沉难见,时人不知问。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世之学者,不能知也。

论者皆云:“孔门之徒,七十子之才,胜今之儒。”此言妄也。彼见孔子为师圣人传道必授异才故谓之殊。夫古人之才,今人之才也。今谓之英杰,古以为圣神,故谓七十子历世希有。使当今有孔子之师,则斯世学者,皆颜、闵之徒也;使无孔子,则七十子之徒,今之儒生也。何以验之?以学于孔子,不能极问也。圣人之言,不能尽解;说道陈义,不能辄形。不能辄形,宜问以发之;不能尽解,宜难以极之。皋陶陈道帝舜之前,浅略未极。禹问难之,浅言复深,略指复分。盖起问难此说激而深切、触而着明也。

(节选自王充《论衡·问孔篇》)

材料二:

子夏问仲尼曰:“颜渊之为人也,何若?”曰:“回之信,贤于丘也。”曰:“子贡之为人也,何若?”曰:“赐之敏,贤于丘也。”曰:“子路之为人也,何若?”曰:“由之勇,贤于丘也。”曰:“子张之为人也,何若?”曰:“师之庄,贤于丘也。”于是子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者何为事先生?”曰:“坐,吾语汝。回能信而不能反,赐能敏而不能屈,由能勇而不能怯,师能庄而不能同。兼此四子者,丘不为也。夫所谓至圣之士,必见进退之利、屈伸之用者也。”

东郭子惠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夫隐括之旁多枉木,良医之门多疾人,砥砺之旁多顽钝。夫子修道以俟天下,来者不止,是以杂也。诗云:‘苑彼柳斯,鸣蜩嘒嘒;有漼者渊,莞苇淠淠。言大者之旁,无所不容。”

(节选自刘向《说苑·杂言》)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彼见A孔子B为师C圣人D传E道F必授G异才H故谓之殊。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指认为(古人)正确,“吾从而师之”的“师”表示把(他)当做老师,两者用法相同。

B.卒,通“猝”,指突然、匆忙,与《赤壁赋》“而卒莫消长也”的“卒”含义不同。

C.伐,指抵触、矛盾,与现代词语“口诛笔伐”和“党同伐异”中的“伐”词义相同。

D.避席,指离开座位说话,以示尊敬,材料中指子夏因疑惑而虚心向孔子请教。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的评论家认为孔子是至贤之人,他的七十多位弟子的才华远远超过了当今的才士,对这种观点,王充表示怀疑甚至否定。

B.世人之所以推崇古代圣贤是因为他们缺乏质疑问难的精神,不敢向权威挑战,且听且从,具有盲从意味,这是王充不能苟同的。

C.子夏询问孔子对其他四位弟子的看法并请孔子进一步释疑,孔子的回答体现出较为典型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而又能各取其所长。

D.子贡面对东郭子惠的质疑,据理力争,认为孔子是因为不拒绝任何前来求学之人,才学识渊博、胸襟广阔,能做到了礼贤下士。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当今有孔子之师,则斯世学者,皆颜、闵之徒也。

译文:

(2)夫所谓至圣之士,必见进退之利,屈伸之用者也。

译文:

14.请简要分析两则材料对古代圣贤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答案】

10.CFH

11.C

12.D

13.(1)假使现在有孔子这样的老师,那么当代的求学的人都是颜回、闵损之类人物。

(2)(那些)所说的极其圣贤之人,一定能看到进退的好处,能屈能伸的作用。

14.①材料一认为不能是古非今,盲目崇古。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不能“极问”,也就是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才能彻底解决问题;②材料二极力推崇以孔子为代表的圣贤。因为他们能博采众长而不偏激,襟怀开阔而能容人。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他们看见孔子当这些人的老师,就认为圣人传授学说一定要授给有特殊才能的人,所以说这些人与众不同。“彼见”不能表示完整含义,“孔子为师”作“见”的宾语,C处断开;“圣人传道”是完整的主谓宾结构,因此F处必须断开;“授”的宾语为“异才”,故G处不能断,应在H处断开。所以,应在CFH处断开。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认为(古人)正确,为意动用法/把(他)当做老师,为意动用法”;句意:喜欢迷信老师,崇拜古人。/我跟从他并且以他为老师。B.正确。“通‘猝’,指突然、匆忙/最终”;句意:何况是匆忙中说的话。/而最终也没有消失和增长。C.“词义相同”错误。“抵触、矛盾/声讨、攻击/声讨、攻击”;句意:前后有很多自相违背。/指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

文档评论(0)

shlyc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