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8 兼收并蓄——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历程+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pptxVIP

主题8 兼收并蓄——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历程+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向一从汉到宋儒学的新发展

1.(2022·辽宁高考,2)《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中常见有“四海之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方内安宁”“日月所照”等类似表述。这反映了汉代

A.边疆治理趋于完善 B.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

C.“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D.“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2.(2022·广东高考,4)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3.(2022·重庆高考,5)朱熹说:“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其精蕴则已具于圣贤之书,故必由是以求之。”以下与这句话核心观点最接近的是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B.“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C.“如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硗,厚薄不同,此宜

植某物,亦皆有理。”

D.“且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

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考向二明清进步思想

1.(2023·全国甲卷,27)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

A.“百姓日用即道” B.“心外无物”

C.“存天理,灭人欲” D.“工商皆本”;;2.(2022·6月浙江选考,7)论及自己的学术旨趣,顾炎武说:“《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谓之行事者,天下后世用以治人之书,将欲谓之空言而不可也。愚不揣,有见于此,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知,其“学术旨趣”在于

A.无为而治 B.经世致用

C.再续《春秋》 D.中体西用;;3.(2022·1月浙江选考,8)中国古代有位思想家在论及君臣关系时说,“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该思想家还提出

A.“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C.“天地之化日新”

D.“天下为主,君为客”;;考向三??古代文艺与科技

1.(2023·6月浙江选考,4)我国古代有位科学家改进和创制了简仪、圭表等多种天文观测仪器,“皆臻于精妙,卓见绝识,盖有古人所未及者”。他还主持大规模科学观测,编制历法,“历成,(世祖)赐名曰《授时》,颁行天下”。这位科学家是

A.郭守敬 B.裴秀 C.徐光启 D.沈括;;2.(2022·6月浙江选考,3)中国是纸的发明地,敬惜字纸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过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知书写用纸的发明可能是在

A.西汉 B.唐代 C.北宋 D.元代;3.(2022·江苏高考,3)唐人崇尚“晋贤真迹”,争相效仿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江左书法风格,进士及第后在雁塔题名的字迹被认为皆有“江左遗风”。这主要反映出,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科举推动行书步入盛世

C.市民文化需求强烈

D.书法艺术吸纳六朝元素;;4.(2022·全国乙卷,25)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1.历史理解——汉代儒学成为统治思想;2.历史解释——董仲舒新儒学的历史影响;3.历史理解——儒、佛、道的争鸣与融合;4.时空观念——中华文化圈的形成;5.历史理解——宋明理学;6.历史解释——认识书法艺术;7.历史理解——古代文学发展历程;8.历史解释——四大发明及对世界的影响;视角1中国古代的思想变迁

1.(2023·广东大湾区二模)“五德终始说”是邹衍解释历史变迁、王朝更迭的依据,在秦和汉初并未被朝廷所采用。汉武帝接受儒生的建议承认秦为水德,并主张汉朝改从土德,“以正月为岁首、色尚黄”。这一转变

A.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客观解释了王朝更迭原因

C.旨在构建新的思想学说 D.有助于维护政权的合法性;;2.(2023·东阳模拟)《虎溪三笑图》描绘的是佛门传说,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儒者陶潜、道士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A.社会思想多元并存

B.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C.佛教完成了本土化

D.道教最受官方尊崇;;3.(2023·惠州一模)唐中期,韩愈大力推崇孟子。认为孟子针对“杨(道家)墨(墨家)行,正道废”的乱局,“辞而辟(排斥)之”,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