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立案登记制的困境与优化路径.docx

探析立案登记制的困境与优化路径.docx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析立案登记制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立案登记制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法律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是社会、经济、法治发展的必然趋势。2015年5月1日,立案登记制正式落地实施,标志着立案审查时代的结束,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立案登记制对立案制度进行“瘦身”,降低了当事人起诉的门槛,结合近些年的实践运行来看,该制度的实施缓和了“立案难”的矛盾,有效维护了公民诉权,提升了司法权威。实践证明,立案登记制在诉权保障、解决“立案难”问题上取得了诸多成效,但在实际运行中仍面临案件激增、违法滥诉的挑战。对此,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完善相应配套制度,促进立案登记制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的背景

立案,即法院对决定受理的起诉进行登记的活动,是法院受理案件和诉讼程序正式开始的标志。立案制度是我国特有的诉讼环节。域外立法和司法中并无立案的制度设计,法院大多采用案件登记的方式或技术启动诉讼程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法律体系深受苏联法学的影响,立案环节一直采用立案审查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的时空距离缩小,公民自身和公民财产都参与社会的大变革之中,各式各样的纠纷接踵而至,诉讼作为公民权利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解决纠纷中的地位也更为突出。

立案审查制带来的“立案难”问题也日益突显。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法为立案登记法”。为进一步落实此重要精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于2015年4月审议通过《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随后,最高人民法院也发布《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自此立案审查制退出历史舞台,立案登记制迈入司法实践阶段。

二、立案登记制与立案审查制的区别

立案登记制是指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材料仅形式上核对,除法律规定不予登记立案的情形外,一律接收当事人提交的诉状,并出具书面凭证。当事人和相关证据材料符合诉讼法规定条件的,当场登记立案。根据《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立案登记制适用于一审民事起诉、行政诉讼和刑事自诉。

立案审查制是指法院在收到当事人起诉材料后,依据法律规定对其进行审查,对符合起诉条件和诉讼要件的进行受理,否则不予受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立案审查要对原告和被告的适格性、原被告之间的法律关系、管辖问题等进行审核。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从法条的更迭中可以看出立案审查制是对立案登记制的改革发展而非完全否定,两者不同之处体现在三点。

第一,制度设立的出发点不同。立案审查制有利于法院办案、结案,在于立案审查制可以对案件进行筛选,复杂、敏感案件可以拒之门外、不予受理。立案登记制则是立足于保障当事人诉权,通过降低立案门槛,使当事人的合法诉求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

第二,审查内容不同。立案审查制要对当事人递交的起诉材料用专业的法律知识进行审查,如原告和被告适格性、法律关系、管辖问题等,当非法律专业人士难以回答此类问题时,易导致立案无门。立案登记制只需要当事人提供形式的起诉材料即可,如诉状、原被告身份信息、证据副本等。

第三,启动诉讼程序的时间不同。立案审查制度要求当事人提供的诉讼材料必须经过立案法官实质审查,满足形式要件和法律要件的情形下才予以立案受理,诉讼程序才能启动。立案登记制只要提供符合格式的诉状,就可作出立案登记、启动立案程序。

立案登记制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结果。立案审查制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在立案登记的程序之后,由法官进行立案实质审查,对于案件的去向,根据实际情况书面答复当事人,让每一个当事人感受到法律的正规性与亲民性。

三、立案登记制的困境与出路

立案登记制改革过程中,应当在当事人诉权保障与防止滥诉、解决“人案矛盾”及有效利用司法资源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点。因此,要创新路径,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实现公民诉权保障与司法资源有限之间的有效平衡。

(一)针对“案多人少”困境的路径优化

立案登记制实施以后,法院收案数呈现“爆炸式”增长。新制度的实施激发了民众的诉讼激情,少数人甚至出现“诉讼万能”的想法,某些律师也将“立案登记制”作为规避立案工作人员发问的挡箭牌,这些非理性行为都导致诉讼案件激增。纠纷当事人将冲突事项提交诉讼评价时,可能存在两个预期:一是要求得到公正的诉讼结果;二是要求在审判过程中得到公正待遇。立案并非当事人参与诉讼的最终目的,公平公正、早日解决纠纷才是司法的追求。针对案多人少的挑战,透过现象看本质,引起困境的主要原因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当事人对立案登记制存在误解。任何国家的诉讼启动程序都要经过相应的过滤而非盲目启动诉讼程序,只是采用的方式和审查的程度有所不同。实施立案登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