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单元检测卷(A卷).docVIP

第二单元—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单元检测卷(A卷).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

单元检测卷(B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提防(dī) 顷刻(qǐng) 哥哥行(háng) 错勘贤愚(kān)

B.处决(chǔ) 瀽水(jiǎn)) 刽子手(kuài) 湛湛青天(zhàn)

C.盗跖(zhí) 埋怨(mái) 鼓三通(tòng) 亢旱三年(kàng)

D.罪愆(yán) 亲眷(juàn) 空嗟怨(jiē) 上朝取应(yìng)

2.对下列戏曲知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末”即角色名,扮演男子,“外”即“外末”,扮演老年男子。

B.“旦”,戏曲角色名,扮演妇女;“正旦”,角色名,扮演女主角。

C.“净”,角色名,俗称花脸;“丑”即小花脸或三角脸。

D.“科”又称“介”,戏剧中称角色的动作。“卜儿”,扮演儿童。

3.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这句采用了兴的手法,引出窦娥对天地的指斥)

B.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这句运用典故,是窦娥借古人的故事表明自己冤情之深)

C.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这句采用了拟人手法,是窦娥感天动地冤情的直接诉说)

D.要甚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这句采用借代手法,抒发了窦娥的一腔怨气)

4.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B.像他这一类靠着一些繁文缛礼撑撑场面的家伙,正是愚妄的世人所醉心的;他们的浅薄的牙慧使傻瓜和聪明人同样受他们的欺骗,可是一经试验,他们的水泡就爆破了。

C.他搜集了许多经济学方面的图书来看,仿佛走进了令人应接不暇的名胜区,每跨一步总要点头叫绝,赞叹地说“平生初见”。

D.这些人垂头丧气,连眼皮也不敢抬,个个噤若寒蝉,都挤到角落去找遮掩的座位,正襟危坐,就像待审的犯人。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尽管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都被称为诗人,但他们各自的诗心并不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汤显祖的戏剧既然是用诗体来写的

②其着力点却最终落在叙事说理上

③中国文学无法摆脱“诗主情,诗言志”的隐形文化逻辑

④而莎士比亚的戏剧虽然是用诗体写成的

⑤其着力点必然落在情字上

A.③①⑤④② B.①②④⑤③ C.③④⑤①② D.①⑤③④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西方戏剧与中国戏曲是迥然有别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戏剧进行了理论总结,写下了著名的《诗学》。他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在悲剧里,“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对西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诠释他的《诗学》,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理论家据此提出戏剧的“三一律”。中国的戏曲理论,无论是明代以汤显祖为代表的言情派、以沈璟为代表的格律派,还是清代的集大成者李渔,阐述的重点都是演员的演技和唱腔,剧本的故事无不处于次要的位置。

这种理论上的差异,自然造就了舞台演出的不同。

西方的戏剧注重情节,强调客观真实性。演员的演出力图逼真。俄国著名的演员和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员在演出中放弃自我本性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去,以期最大程度地符合剧情的客观真实性。他在排演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时,这样处理威尼斯的小船驶过舞台:“船下要装小轮子。小轮子必须妥善地装上一层厚橡皮,使船能平稳地滑动……小船要十二个人推着走,用鼓风机向口袋里吹胀了气,以此形成翻滚的波浪……使用的槽是锡制的、空心的,在空心的槽里灌上一半水,摇槽时里面的水便会动荡,发出典型的威尼斯河水的冲击声。”舞台上一切的安排就是要把一个“客观真实的”、不容怀疑和增减的情节让观众接受。

中国的戏曲注重的是演员的表演,对戏曲的情节并不十分苛求。戏曲也强调逼真,但这种逼真不是建立在模仿现实的细节模仿得惟妙惟肖的基础上,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把舞台上没有的东西“无中生有”地表现给观众看。如布莱希特看了梅兰芳表演的《打渔杀家》后写道:“他表演一位渔家少女怎样驾驶一叶小舟,她站立着摇着一支长不过膝的小桨,这就是驾驶小舟,但舞台上并没有小舟……观众这种感情是由演员的姿势引起的,正是这种姿势使得这场行船的戏获得名声。”

中西舞台演出的不同,自然也造就了欣赏的异趣。

西方看戏剧的观众十有八九是以认知的心态去观赏的。他们努力设身处地地沉浸到剧中去,做一个“事件过程”的偷窥者或目击者。在戏剧的剧场里,观众的神情始终是关注的,观众席上始终是寂静的,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学高级教师,省级优秀教师,从教20年,专业可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