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典籍中“气”的意义.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秦典籍中“气”的意义

“气”作为一个表示生命哲学的概念,最早见于《国语·周语》。西周末期,周幽王

二年(公元前780年),三川皆地震,伯阳父解释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

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伯阳父以天地之气——阴

阳二气解说地震起因。这里的“气”指天地之气、阴阳之气,已从表示具体的存在物演变

为一个抽象的具有哲学意味的概念。气成了天地运动的决定力量。

春秋时代,老子、孔子都讲过“气”。《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这里的“一”就是浑沌之

气,“二”指阴阳之气,一气分为阴阳两部分;“三”指阴阳二气之交合,也就是“和”。

这里的“气”是一个哲学概念,“冲气”就是阴气与阳气的调和、和合。气有多重意义,

既是物质的原初情态,也是事物的运动情态,还是阴阳的媾合情态。

在《管子》中,气与精、鬼神、生命同义,《内业篇》说:“凡物之精,比则为生。

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名气。”

战国时期,《孟子》、《庄子》、《荀子》都讲“气”,而且大都是从哲学上讲的。

虽然先秦古籍中大多讲到“气”,但最能表现“气”的生命精义的还是《周易》和

《黄帝内经》。

(一)《周易》人由乾坤二气化生

《周易》通篇都是讲阴阳二气的,正如《庄子》所说“易以道阴阳”,就是说《易》

讲的是阴阳二气的摩荡、交感、化生、变易。

集先秦诸子之大成的《易传》,提出了“气”化生万物:“精气为物,游魂为

变。”“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系辞传》)“二气感应而相

与……观其所感而天下万物之情可见矣。”(《咸·彖传》)认为天下万物皆由阴阳二气相

感交合而生成。《易传》论述天道与人道,人的产生、人的本性、人的道德等问题始终与

天地之道联系在一起。

《易传·说卦传》有一句话: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

曰仁与义。《系辞传》则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

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周易》哲学实际上就是生命哲学,就是揭示天道与人道化生、变易规律的哲学。

“易”就是生生不息——“生生之谓易”。

“易”如何生生万物?《易传》认为化生人和万物的根本是乾坤、阴阳。“一阴一阳

之谓道”,乾阳坤阴就是生物的门户,就是两个巨大的生殖器,这两个生殖器的交合就产

生了万物。乾的功能是“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也”,坤的功能是“其静也翕,

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乾坤好比是世界万物的二元:乾元可以启始万物(“万物资始,乃统天”),坤元可以

生成万物(“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乾和坤只有相互交合才能化生万物,乾的机能是启

始、开始,坤的机能是生成、生出,两者缺一不可。乾(天男)、坤(地女)的交合,《易传》

称为“氤氲”、“构精”:“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氤氲”是

乾坤交合、男女构精的状态,是阴阳二气互纠的状态,因而化生万物的乾坤实际上就是阴

阳二气。

人的化生同样也是乾坤二气交合的结果,《易传》将乾看成父,坤看成母,乾坤父母

的第一次交合生得震、巽,第二次交合生得坎、离,第三次交合生得艮、兑,这样六子就

产生了。

《周易·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

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天地”即是乾坤,是生成男女的本源。

《周易》将人与万物的本原归结为乾坤、天地、阴阳……这一切又都可以用“一”、

“——”两种符号表示,“一”、“——”又是“气”的符号、“象”的符号、“理”

的符号。由此派生出后世气本论、象本论、理本论等不同学派。

(二)《黄帝内经》人以天地之气生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一部先秦两汉时期的经典,虽以医学为主,但却汇

集了当时哲学、人文学、天文学、气候学、历法学、音律学等内容,体现了道家、儒家的

某些思想。其主要是论述人的生命活动的(包括生理、心理、病理等),因而在人的本原、

人的生命规律、人与天的关系等方面有着深刻而独特的观点,称得上是一部难得的人学著

作。

从某种意义上说:《内经》就是一部气学著作。因为在这本书里,“气”字出现了近

3000次,提出了元气、真气、宗气、营气、卫气、正气、邪气、五脏六腑之气、阴阳之

气、五行之气等等概念,创立了气化生命学说,从而极大丰富了“气”学理论。

文档评论(0)

a10130199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