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质段施工方案的研究与应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杂地质段施工方案的研究与应用

辽宁省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金刚

【内容提要】:本施工隧道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文中介绍在通过F14断层施工过程中遇到坍塌、断层、涌水时采取的开挖、加强支护施工措施,以及针对不同地质条件采取的不同施工

方案。

【关键词】:地质预报、断层、涌水、岩溶、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辽宁省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DB1、DB2合同段包括总长2046.492m的三个斜井及相应11.89km长的主洞段。围岩岩性以石英砂岩为主,水平层理发育,区域地质上有F5、F7和

F14三个断层,施工遇破碎带极易发生坍塌、用水等地质灾害。

2、不良地质段对开挖掘进不利因素说明

F14断层发育在三道沟一带的上元古界青白口系永宁组(Qny)硅质碳质板岩夹碳质泥岩与下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组(Ptd)中厚层状白云质大理岩地层分界线部位。从地貌上看沿走向向两端有较大延伸,且地形切割较为明显。主要存在两种不利因素:①围岩破碎、泥

化,形成断裂构造。②形成大量涌水

3.不良地质段施工总体方案

3.1.超前地质预报

对于不良地质段首先是做好地质预报,以掌握前方围岩情况。

3.1.1长距离预报

采用TSP—202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在150~200m范围内可达到90%的准确度。

3.1.2中距离预报

主要是利用地质钻孔取岩芯,钻孔深度30~40m,可准确预报前面围岩和地下水情况。

3.1.3短距离预报

掘进快到断层破碎带及涌水地段时,利用钻孔机具在开挖面钻φ50孔,深5m,根据钻

孔的岩屑、钻速、水质等变化情况,综合判断预报地质及水文条件。

4.不同地质条件施工要点

4.1、断层破碎带施工

①断层规模不大,渗水量不大的情况下,采用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注浆、管棚等超前

支护的方法以及固结灌浆的方法处理。

②断层规模较大,或有大量涌水的情况下,先进行超前灌浆或固结灌浆,再结合超前支

护的方法进行处理。

③断层地段的支护宁强勿弱,并经常检查加固。

④采用上下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4.2、涌水地段施工

采用压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的方法进行止水。对孔隙率大、构造性好的地段采用低压注浆,压力控制在1~5Mpa;对构造水差的地段采用高压劈裂注浆的方法,注浆压力控制

在10~20Mpa,在特殊地段可考虑采用压注化学浆液的方法止水。

4.3、岩溶段处理。

施工时采用下列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①采用暗管等施工方法将溶洞积水排走;

②当不能排水,或由于溶洞规模大且溶洞填充物为含水量较大的溶岩泥时,采用封堵

的方法;

对已停止发育、跨径较小,且无水的中、小型溶洞,采用砌石或低等级混凝土进

行填充;

溶洞仅在隧洞底部且较深较大时,采用梁或拱跨越;

开挖方法采用台阶法;

爆破开挖时,采用超前钻孔探测;

隧洞只有一侧遇到溶洞时,先开挖该侧,待支护完成后再开挖另一侧。

5、F14断层带的主要施工方案

5.1、开挖方法:

施工中采用超短台阶法进行开挖,根据围岩情况,先开挖围岩较破碎和岩石强度低部分,然后再开挖围岩较硬和稳定性较好部分。根据设计要求,上导坑开挖超前下导坑3m,IV类围岩上导坑采用整体开挖法,下导坑采用左右分幅开挖法,开挖后立即进行初期支护。V类

围岩上导坑采用环形开挖法,下导坑采用左右分幅开挖法首先挖0.5m宽,深0.5m~1.0m

的槽I,槽内先安装钢格栅喷砼,然后再开挖核心土Ⅱ。施工如图三:

图三:环形开挖示意图

下台阶分左右边错开开挖,以防止拱部钢架两拱脚同时悬空,为防止拱架下沉,拱脚处每边设置锁脚锚杆。出碴后及时接长钢架,为防止变形,及时施作仰供使之封闭成环,并及

早衬砌。

5.2.初喷砼:

爆破后,挖掘机清凿危岩后立即初喷15cm厚砼封闭掌子面及开挖段面,确保下步工序

作业人员的施工安全。

5.3超前小导管:

增加双层超前小导管支护,采用φ42钢管(无溢浆孔),导管长度4~6m,小导管环向

间距30cm,两层小导管间距30cm,外插角6°,双层小导管每2m一循环,交错布置。

5.4、超前锚杆支护:

超前锚杆按照原V类围岩支护参数配合超前小导管施做,此段无渗水可采用拱部施做①25、L=3.5m超前锚杆,锚杆环向间距25cm,每2.0m一循环,外插角15°。超前锚杆布置于

两循环超前小导管之间,与两循环超前小导管间间距1.0m。

5.5钢拱架支护:

将钢格栅改为采用I16工字钢拱架支护,以加强支护强度。并以锁脚锚杆锁定。

5.6、钢筋网、系统锚杆、喷C25砼:

6各项具体施工工艺

6.1超前小导管注浆

超前小导管施工是通过不良地质段最常用的一种超前支护措施,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可选

择是否注

文档评论(0)

153****0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