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人教版: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教学设计.docx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生物学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特征,能用稳态与平衡观认识生态林的林下植物、红火蚁等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并形成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生命观念。

2.通过对红火蚁案例的深度分析,阐明种群数量变化受到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基于对循环因果等复杂因果关系的认识,能用流程图、数学模型等形式表征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并能批判性思考种群数量变化受非生物和生物因素综合影响的实际情况。

4.在真实情境下探讨人类活动对种群及环境的影响,以防治红火蚁、提高鱼产量、保护濒危动植物为例,认同种群研究的重要社会意义,增强保护野生生物种群、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社会责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识。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1.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影响的综合性。

2.通过分析真实的科研案例,提升系统思维能力,理解生物界复杂的因果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及组织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介绍】公益林是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体功能,依据生态区位重要性划定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是国土生态最重要的绿色屏障。截至2022年,全省公益林建设规模达4567.1万亩,已成为浙江林业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惠农最广、功能最全的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提问】你的身边有哪些公益林呢?

【展示】摄于杭州市西湖风景区的生态景观林、拍摄于宁波市四明湖畔的水源涵养林、摄于宁波市四明山区的自然保存林

【介绍】公益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许你在交通干线两侧见过它,也许你在水源附近见过它,也许你在森林公园见过它。当然,它还可能出现在校园、革命纪念地、农田海岸线等。

【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我在杭州和宁波拍到的3种不同的公益林,思考影响林下植物种群密度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什么?

展示生态林资料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拍的生态林照片来引起学生注意,引导学生在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寻因探果的学习动力。

探索新知

(一)

非生物因素

1.对植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2.对动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二)

生物因素

1.种群内部的生物因素

2.种群外部的生物因素:种间竞争

3.种群外部的生物因素:捕食

4.随堂应用:红火蚁的防治

【介绍】生态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光照强度,或者说是林冠层的郁闭度。郁闭度指的是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

【过渡】是不是郁闭度越高,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就越小呢?

【展示】不同郁闭度对林下3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的影响(平均值,单位:株/m2)

【学习任务一】1.根据表格,影响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2.随着郁闭度的增大,刺儿菜的种群密度变化与一年蓬、加拿大一枝黄花有较大差异,这是为什么?

【讲解】通过材料可知,随着郁闭度的增大,光照强度不断减弱,一年蓬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密度是不断下降的,而刺儿菜的种群密度是先上升,在郁闭度为0.4时达到最大,随后下降。这说明不同种植物对光照条件的适应性是有差异的

【进一步提问】那么,除了阳光之外,影响林下植物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还有哪些呢?这些因素会影响林中动物的种群数量吗?

【讲解】影响植物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有很多,例如温度、水、火等等,这些因素同样会影响动物的种群数量,例如冬天的低温会导致蚊子等昆虫死亡、动物在寻找水源的过程中常发生个体死亡。

【过渡】其实,我们在上一课节中就已经接触过一个非常有名的案例——“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波动”,其主要原因就是非生物因素。今天,我们跟着马世俊院士和他的助手进一步探明影响蝗虫种群数量波动的因素。

【展示】东亚飞蝗发生程度与温度、干湿指数的关系

【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此图,你发现蝗虫数量大爆发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

【讲解】当干湿指数和温度处于这个范围(指出对应区域),同时满足了干旱和适宜温度的条件,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便会大爆发。所以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

【过渡】春夏时节动植物种群普遍迅速增长,除气温升高外,日照延长、降水增多也是重要原因。对于动物来说,还要再加一个“食物日益充足”的原因,这就涉及生物因素了

【展示】红火蚁照片

【介绍】最近,有一种入侵物种经常出现在新闻中,不少人被小小的它咬伤导致灼伤疼痛,大家认识它吗?

【介绍】红火蚁是全球公认的危险入侵物种之一,它会影响本地蚂蚁等物种生存,取食农林作物导致减产,叮蛰人畜造成灼伤起水泡,甚至休克和死亡。在多种公益林,以及农田、城乡垃圾场等地都有危害记录。截至202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