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对刚性有机粒子增强聚碳酸酯共混物的增容作用.docxVIP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对刚性有机粒子增强聚碳酸酯共混物的增容作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9卷第8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Vol.39,No.8

2023年8月

POLYMER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

Aug.2023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对刚性有机粒子增强聚碳酸酯共混物的增容作用

洪雨彤,苏昱凯,柴娟,王炳涛,郭正虹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摘要:基于刚性有机粒子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高强高模的特性,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碳酸酯(PC)/SAN/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的共混物,研究了MBS对共混物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BS趋向于分布在PC与SAN的相界面处,增强了SAN粒子与PC基体之间的互相作用,使得SAN作为刚性有机粒子能更好地发挥增强增韧的效应。添加质量分数8%的MBS能使PC/SAN(75/25)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提升4%,11%,62%和216%。而当MBS过量时(16%),界面处的MBS胶束趋向于饱和,过量的MBS粒子出现在SAN相内部,使得PC/SAN(75/25)/MBS16中的SAN相尺寸有所增大,而具有较大SAN粒子尺寸的共混物表现出相对较低的断裂伸长率。

关键词:聚碳酸酯;刚性有机粒子;相容性;增强;增韧

中图分类号:TQ3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55(2023)08-0074-07

在聚合物基体中引入弹性体或橡胶,以诱发银纹、空穴和剪切屈服等方式来提高聚合物韧性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弹性体和橡胶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Tg通常低于基体,不可避免地造成改性后的聚合物在强度刚度和热变形温度等方面性能的恶化。

Kurauchi等[1]在研究聚碳酸酯(PC)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共混物拉伸行为时发现,当高强高模的SAN通过熔融共混以球状分布在PC中时,PC/SAN共混物的屈服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高于纯PC,并提出了“冷拉”的概念,认为当刚性有机粒子(ROF)的泊松比大于基体时,在受到轴向拉伸应力作用的情况下,粒子垂直于轴向的赤道面上会产生很大的静压强,一旦静压强超过其脆-韧转变临界点,原本脆性的刚性粒子便可以通过发生塑性屈服的形式吸收大量能量,从而起到既增强又增韧的效果。此外,Wu[2,3]等还发现,当裂纹扩展至粒子与基体界面处时,粒子脱粘并产生空穴的现象可以阻止裂纹的发展,因此界面

脱粘和诱发周围塑性基体屈服是ROF实现增强增韧的重要原因。

高强高模的粒子和相对柔韧的聚合物基体是实现刚性有机粒子增强的必要条件[4],可作为ROF增强相的聚合物主要有SAN[5,6]、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7]、聚苯乙烯(PS)[8]等,能被ROF增韧的聚合物主要有韧性的聚乙烯(PE)[9,10]、聚丙烯(PP)[11]、聚氯乙烯(PVC)[12],准韧性的PA[13],PC[1,4,5]和PBT[14,15],以及包括PC/PET[16]和PVC/ABS[17]在内的一部分韧性聚合物共混物。但是,高强高模的ROF与韧性基体在分子结构上通常有较大差异,两者相容性一般较差,导致材料受载荷作用时基体中的应力不能有效地向ROF传递,界面脱粘无法耗散足够多能量,以及ROF分散相尺寸较大等问题,限制了ROF的增强增韧效果。

本文采用核壳型增容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对刚性有机粒子改性的聚合物体系(PC/SAN共混物)进行增容改性,研究了PC/SAN/MBS共混物的相形态与力学性能,并深入探讨

doi:10.16865/ki.1000-7555.2023.0156

收稿日期:2022-09-29

基金项目: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工业项目(LGG21E030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通讯联系人:郭正虹,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与复合改性研究,E-mail:guozhenghong@

第8期洪雨彤等: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对刚性有机粒子增强聚碳酸酯共混物的增容作用75

了MBS对于SAN粒子塑性屈服行为的影响。

1实验部分

1.1原材料

PC: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牌号FIN-5000R,密度1.23g/cm3;SAN:中国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文档评论(0)

专业知识分享者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各种专业试卷分享(尤其擅长医学类);擅长专业PPT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