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相关知识(1)(1).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对于有明确潜伏期的疾病,自入院第一天算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所发生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对于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发生在入院48小时后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院内感染。

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各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医院感染传播的三环节:感染源、感染途径、易感人群。

感染途径:接触传播(蓝色标识)、飞沫传播(粉红色标识)、空气传播(黄色标识)、媒介物传播、昆虫媒介传播。

无菌技术:防止无菌物品再污染,保证无微生物侵入人体以引起感染的操作称之为无菌技术。

病区内各类用品表面如何消毒?

(1)病区内用品有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一般情况下室内用品表面只进行日常的清洁卫生工作,用清洁的湿抹布每日2次擦拭各种用品的表面,可去除大部分微生物。

(2)当室内各种用品的表面受到污染时必须采取严格的消毒处理:可用含有效氯500mg/L(1::100“84”)消毒液,传染病人可用含有效氯1000mg/L~2000mg/L(2:100~4:100”84”)消毒液进行擦拭处理;还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30min以上处理,注意离污染表面不宜超过1m,消毒有效区为灯管周围1.5m~2m。其他类物表面如病历夹、门把手、水龙头、门窗、洗手池可相同处理。

医院地面如何消毒?

(1)当地面无明显污染情况下,常规采用湿式清扫,用清水拖地每日,一日2次,清除地面的污秽和部分病原微生物。

(2)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通常采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拖地。

(3)对烈性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表面,如霍乱、炭疽等可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作用30min消毒。

标准预防:又称为双向预防,是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不论是否有明显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黏膜。

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严格执行手卫生;戴手套;正确使用口罩、防护镜和面罩;适时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

多重耐药菌:是指对三类(氨基糖苷类、红霉素、β-内酰胺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细菌,而不是同一类三种。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泛耐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肠杆菌等。

11.多重耐药菌感染消毒隔离措施

(1)立即将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携带者隔离于单间,采取接触传播预防措施(或与感染同种病原菌的患者共居一室)。条件限制无单间者必须做好床边隔离,并且在床栏上挂上隔离标识。

(2)工作人员进入病人房间应戴手套;如果将与病人或其环境(包括家具、床栏杆等)有大面积接触,工作人员要加穿隔离衣。

(3)手套和隔离衣(用后)脱下后要及时洗手和/或手消毒。

(4)一些用于病人的一般医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或血压计等应尽可能做到专人专用或一用一消毒。

(5)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必须清洗及消毒。

(6)病人的治疗必须严格按照药敏选药,必要时请感控专职人员会诊。

(7)病人出院后应对房间内所有的平面(包括门把手等)进行彻底消毒。由本科室监控护士负责监督。

(8)对于需要采取接触传播预防措施的病人,在把该病人从隔离病房转送去其他科室时,必须由一名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受方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需要手术者应在手术单上注明感染情况。接收部门的医疗器械设备在病人使用后同样应该依据以上方法进行清洗消毒。

(9)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处理。

12.洗手的五个重要时刻: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环境后。

1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又分为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

14.医院感染性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时意外地被患者的血液等体内物质污染或被患者血液等体内物质污染的针头、手术刀等锐器刺破自己的皮

文档评论(0)

187****62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