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五校联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五校联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江西省宜春市五校联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时量:7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中国两大河流域史前文化圈的分布情况,据图可以推断()

A.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 B.各地区之间商品交易较为频繁

C.中原文化易受北方游牧文化冲击 D.各地区之间文化交流存在可能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各文化区之间有发达的水系,中原地区处在南北交通的枢纽地位,使得各个地区经中原与其他地区交流成为可能,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各地区之间文化交流存在可能,不能说明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足,不能得出“各地区之间商品交易较为频繁”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各地区之间文化交流存在可能,未体现中原文化易受北方游牧文化冲击,排除C项。故选D项。

2.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西汉政府在海南岛首置珠崖、儋耳二郡,合十六县,户二万三千余,约十二万人,这些户皆是编户。这些人多数属于中原人或汉族。据此可推知,汉武帝时期()

A.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 B.中原文化在海南得到传播

C.海南移民以民间移民为主 D.完善了海南的基层管理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武帝时期(中国)。据材料“这些人多数属于中原人或汉族。”,强调的中原人来到海南的影响,选项里体现的是中原文化的传播,B项正确;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是在秦朝,排除A项;海南移民以官府移民为主,排除C项;西汉政府在海南岛首置珠崖、儋耳二郡是地方管理体制,不属于基层管理,排除D项。故选B项。

3.朱熹认为,儒家经典《仪礼》“不是古人预作一书如此,初间只是以义起,渐渐相袭……圣人见此意思好,故录成书”。进而又讲:“礼时为大,使圣贤有作,必不一切从古之礼,疑只是以古礼减杀(减省)从今世俗之礼。”朱熹意在()

A.追求儒家伦理规范的适用性 B.否定传统礼仪道德的正当性

C.推动社会道德伦理的个性化 D.顺应市民社会生活的世俗化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朱熹认为儒家经典《仪礼》是圣人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而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这说明朱熹意在追求儒家伦理规范的适用性,A项正确;朱熹并不否定传统伦理道德的正当性,排除B项;材料中朱熹认为《仪礼》应当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据此无法看出朱熹追求社会伦理的个性化,排除C项;材料涉及朱熹对伦理道德的观点,无法得出朱熹关于儒家伦理的观点与市民社会生活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4.徐霞客曾说,在其父亲去世后二十年间,由他母亲独支门户,勤俭持家,“母无他好,好习田妇织”。“特以精好闻”的徐家织布“轻弱如蝉翼,市者辄能辨识之”。据此可知,徐母得以独立维持生计的时代背景是()

A.币制与赋役制度的变化 B.经营方式出现革新

C.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D.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后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代中后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在此背景下一条鞭法推行,赋役征银这为家庭手工业成为家庭主要生计来源创造了条件,使女性成为家庭生计主要担当者,男性有更多机会从事维持家庭生计之外的事务,A项正确;晚明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手工工场和自由雇佣劳动,但材料无法体现是手工作坊还是手工工场,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排除C项;材料仅说明徐母所织棉布“轻弱如蝉翼,市者辄能辨识之”,以体现其质地优良,无法体现长途贩运贸易是否兴盛,排除D项。故选A项。

5.现存绝大多数祠堂类建筑都是明清两代建成的,其分布特征被人戏称为“南方祠堂遍地,北方所剩无几”。乾隆时,有大臣上奏称,造祠之风“闽中、江西、湖南”尤盛。明清时期的祠堂建设()

A.证明了宗法制度的存续 B.可研究农村的经济形态

C.深刻改变基层治理模式 D.受到了建筑材料的束缚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可知,祠堂类建筑的修建与维护,需要大量物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