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北宋的政治——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部编版版分层培优练.docx

(6)北宋的政治——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部编版版分层培优练.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7页

(6)北宋的政治

1.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繁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2.古代中国的地方官职机构名称各有出处。宋代以中央朝臣充任各府长官,称作“权知某府事”,即暂时代理该府政事,简称知府。比如铁面无私的包拯,他在北宋嘉祐初年被任命权知开封府事。这种“权知某府事”体现了宋朝皇帝()

A.牢牢控制军队 B.逃避管理责任 C.实现地方分权 D.加强中央集权

3.下表为1067年北宋财政收支表。据此可知,北宋财政()

年财政收入

年财政支出

6300—6800

万缗

军费

约4800万缗

/

官俸

约1200万缗

/

皇室

约720万缗

/

祭祀

约325万缗

/

祭祀

75万两绢

A.收入增长乏力 B.支出结构合理 C.危机业已显现 D.运行过程改善

4.宋真宗采纳孙何的建议,“择儒臣有方略者统兵”,把武臣的势力范围或权力范围转让给了文臣。这体现了宋朝()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C.政治风气比较保守 D.皇帝牢牢控制着军队

5.物理学科中的“钟摆理论”是指钟摆总是围绕着中心在一定范围内作有规律的摆动。下图形象的反映了()

A.汉代设置刺史制度 B.隋唐三省六部制

C.北宋重文轻武政策 D.明朝废除丞相制

6.宋朝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但在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多次失败,这与其实行的治国政策有关。下列选项最能反映宋朝治国政策的是()

A.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B.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C.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 D.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7.宋朝科举考试开始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科考中不仅南北地区使用的试卷不同,而且还按照地区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采取该措施的目的是()

A.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促进南北地方官员的流动

C.在一定程度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D.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8.熙宁六年(1073年),武将王韶率军进攻吐蕃,收复河、洮、崛等五州,拓地两十余里,受抚羌族三十万帐。能为此次军事大捷奠定基础的是()

A.商鞅变法奖励军功 B.孝文帝迁都洛阳

C.王安石推行保甲法 D.忽必烈注重农桑

9.王安石变法以后,北宋“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据此可知,王安石变法()

A.强化了中央集权 B.提升了行政效率

C.使北宋政治局面焕然一新 D.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0.王安石变法把农村民户,不论主户和客户加以编制,每10家组成1保,5保为1大保,10大保为1都保,选主户中最有财力和能力的人为保长、大保长和都保长。凡家有2丁以上的出1人为保丁,农闲时保丁聚集练习武艺,平时夜间轮差巡查维持治安。此项变法()

A.使北宋逐步走向衰亡 B.减少中央财政支出

C.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D.触犯官僚地主利益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隋文帝主要的功绩,在于统一全国后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使连续三百年的战争得以停止,全国安宁,南北民众获得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的繁荣。隋文帝创隋制,为唐以后各朝所遵循,不能因为历史短促,忽视它在历史上的作用。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隋文帝巩固统一的措施,并概括这些措施实施的影响。

材料二赵普答太祖曰:“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宋太祖落实赵普建议的具体措施。

12.阅读下列材料:

?裁撤冗员、整顿吏治是我国当代大力反腐、实现强国之路的重大内容。??

材料一:?又规定州郡长官改由文人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副长官),使其相互牵制……在宰相之下添设参知政事,并把晚唐五代时权宜设置过的枢密使和三司使定为常设官员,以枢密使分取宰相的军权大权,以三司使分取宰相的财政大权。??

材料二:

年代

收入(单位:贯)

支出(单位: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所出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改革?它对于国家统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此时的中国出现了什么危机?它的出现与材料一有何关系?

答案以及解析

1.

文档评论(0)

好运伴随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就是我!!!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