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浅谈葫芦丝《牧歌》的演奏技巧
摘??要:本文通过作者的演奏经验和体会,对作品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同时提出了详细的演奏要点以及对《牧歌》演奏技巧的探究,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对该作品的重点,难点进行探究,希望能够帮助广大爱好者更好地掌握该作品的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
关键词:葫芦丝;牧歌;演奏技巧
一、绪论
(一)研究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
《牧歌》是一首典型的蒙古风格的巴乌独奏曲,牧歌的演奏可模仿马头琴的风格来表现,巴乌的音色与马头琴的音色比较接近,所以一般用巴乌或者大葫芦丝来演奏此曲,在教学中一般选用F调的葫芦丝来演奏,无论是风格的把握还是技巧的掌握都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分析在演奏这首曲子的时候要求准确规范地运用叠音、颤音、滑音、单吐、双吐等技巧,巧妙的气息和恰到好处的气息控制,通过对乐曲的理解、分析和演奏进一步提高演奏者对葫芦丝经典曲目的鉴赏能力。
2.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演奏《牧歌》的技巧及运用,使演奏者能与这首作品的艺术美融为一体,进一步了解多民族音乐,了解更多富有民族色彩的音乐。通过对这首曲子的分析,掌握这首曲子的技巧难点,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这首曲子旋律悠长,音色婉转悠扬,长音比较丰富和谐,能够把这首曲子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主要研究内容、范围及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牧歌》的创作背景出发,进一步分析用葫芦丝演奏《牧歌》时的技巧处理。研究中主要解决单、双、三吐、虚指颤音、三连音如何在这首曲子中灵活运用来达到用葫芦丝演奏此曲的作用和意义,是演奏者在演奏此曲是能得心应手,能够把这首曲子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葫芦丝乐器
(一)葫芦丝
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是一种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乐器,来源于云南德宏地区的傣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地区,是一种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少数民族乐器。
(二)葫芦丝发展史
葫芦丝在今天能够有如此的成就,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90年代,随着各大媒体的宣传、网络的带动、经济的发展,葫芦丝这种乐器已经走出少数民族地区,可以说,在全国的少数民族的乐器中,它是流传最快、普及面较广、比较受大众所喜爱的乐器,如今已成为傣族的一大经济支柱,也是傣族人民的象征。
三、《牧歌》的创作背景
《牧歌》是被誉为“蒙古笛王”以及大草原风格的“新派笛韵大师”李镇所创。李镇的主要成就在于对笛子的钻研,他历经数十年演奏实践和艺术生涯的磨练创作出了许多优秀乐曲,如,巴乌乐曲《牧歌》,《牧歌》优秀的旋律源于蒙古包,吸收了蒙古长调的特点创作而成。
四、《牧歌》的技巧处理
本文从该曲的演奏技巧、风格的把握,以及情感表达等几方面对《牧歌》进行阐析。整首曲子分为散板、行板(行板部分中有一部分小快板)、快板,最后是尾声部分。
(一)散板
子部分描写了草原如画的景色,天边,雄鹰盘旋着,俯视着,蓝天,白云,一望无际的草原,蒙古包犹如朵朵盛开着的莲花,装点着广阔的草原,一切都是那样祥和。散板部分的演奏比较具有内蒙古长调民歌特点,开场的长调悠扬、舒长、辽阔、有力度、有层次、有秩序,在引子的演奏中要注意风格的把握,巴乌和葫芦丝的音色除了本身是吹管乐器之外,还具有弦乐之韵,在这里要尽量模仿马头琴,把蒙古草原的宽广辽阔的气势表现出来,而这种气势要求演奏者在演奏时注意气息的控制。
(二)行板
行板部分这个乐段运用了打音、波音、倚音等技巧演奏,“打音”?也叫做打指,打音在民族吹管乐器中有不同的概念阐释。打音一般在旋律平行或下行时使用,其方法是在相同音之间加奏一个时值极短的低二度。
(三)快板
快板部分描述出了牧民豪放的性格,也比较有赛马的感觉,这个部分也是这首曲子的高难部分,更是乐曲的华彩之处,在这个部分中除了要注意单吐和双吐外,旋律中出现的装饰音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地方的演奏既要演奏出波音也要有倚音的效果,在演奏的时候在3音加上一个波音技巧,即353再加上一个倚音,整个吹奏的过程中不能占用太多时值,在这个部分中,一共有8个小节,每个小节中有二拍,如果不加以注意,容易吹出一小节4拍,这样的话就失去了作品本身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最初预想的演奏效果。
(四)尾声
尾声部分主要描写了草原回归静谧,一片祥和的场景,草原上寂静的夜,诗一般的韵味,梦一般的甜美,只有那悠扬马头琴久久地回荡着。尾声的部分主要是突出主题,在这个部分从演奏技巧上来看,可以说没有太大的难度,主要注意情感的表达,尾声部分如歌,绵长,与引子遥相呼应,耐人寻味。
五、用葫芦丝演奏《牧歌》的作用和意义
《牧歌》这首曲子原本是一首巴乌独奏曲目,但也可以用打大葫芦丝来演奏,巴乌是在云南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中普遍流行的中音晃管乐器,用嘴包着吹口横吹,它和葫芦丝有着共同的渊源,它的发音原理是相同的,音域相同,演奏方法也是一样的,音色也很相似,只是巴乌的音色比较厚实一点,所以有“会吹葫芦丝就会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音乐上册《牧歌》PPT课件.ppt
- 《边城》的牧歌情调研究.doc
- 《牧歌》民俗文化阐释.doc
- 藏族传统声乐艺术中的牧歌.doc
- 草原上,牧歌如风诉说.doc
- 初中音乐课中创新授课方式初探——以《牧歌》教学案例为例.doc
- 大提琴如何演奏“牧歌”.doc
- 关于藏族传统声乐艺术中牧歌的探讨.doc
- 合唱《牧歌》的独特艺术处理.doc
- 基于BYOD模式下的中小学音乐翻转课堂与移动APP应用初探——以蒙古族长调《牧歌》教学工具为例.doc
- DB23_T 3866-2024冰上龙舟赛事组织服务规范.docx
- DB32 2163-2012 棉纱单位可比综合电耗限额及计算方法.docx
- DB32∕T 2429-2013 棉花田间生长发育观察记载规范.docx
- DB23_T 3820-2024 工业互联网综合平台数据质量管理规范.docx
- DB23_T 3474-2023非煤智慧矿山信息系统技术规范.docx
- DB3201_T 1106-2022 工程地质层划分技术规范.docx
- DB33T 2515-2022公共机构“零碳”管理与评价规范.docx
- DB3301_T 0415-2023 装修垃圾收运处置管理规范.docx
- DB3311/T 106―2019“丽水山居”民宿服务要求与评价规范.docx
- DB3201T 1127-2022 慈善捐赠受赠管理规范.docx
最近下载
- 金蝶云苍穹考试认证理论考题汇总(精华版).pdf VIP
- 钢梯设计图集15J401.pdf VIP
- 在项目规划评审会上的致辞发言3.docx
- 建筑工程图集 G410-1~2:1.5m×6.0m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2004年合订本).pdf VIP
-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十七章 常见神经疾病的评定技术.ppt VIP
- 山东省水产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 VIP
- 2025年上海黄浦区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综合与实践:白昼时长规律的探究》教案.docx VIP
- 2025年妇产科护理技术规范.pdf VIP
- 施工现场高温季节安全防护与防暑管理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