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pdf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意见

(2022年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

意见》(中办发〔2021〕40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13号)

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增强作业实施

的有效性,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

课程标准(2022年版)》,结合我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

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

活动的必要补充。高质量的作业设计与实施是实现提质增效、

促进教育内涵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突破口。以铸

魂育人为目标,立足学生道德发展现状,充分发挥作业的育

人价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减轻课业负担,巩固学习内容,

发展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品德修养,提升学业成

绩,建构具有区域特色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体系,实

现控制作业总量的“减量”目标和激发学习兴趣和作业热情

的“提质”目标。

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在引导学生理解用马克思主义的

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意义,

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道德与法治作

业设计与实施要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发挥小学道德与法治作

业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使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厚植

爱国主义情怀,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

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促进学生在道德

与法治作业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政治认

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

政治价值观和思想道德观。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与实施

要体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独特育人性、思想性与实践性,在

作业设计与实施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检测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与实施,树立从作业过程

中检测课堂目标的达成情况、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业质

量水平表现的意识,从基于课程标准、作业目标、作业内容

和作业评价中,及时发现、分析学生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

在的问题及成因,充分发挥作业对日常课堂教学效果的巩固、

诊断和学情分析功能,为全面改进课堂教学提供真实依据。

(三)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是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有机组

成部分,是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与深化,是补充与完善教学

内容的有效手段,与教学活动的其他环节有着同等重要的作

用。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和实施,帮助学生将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将“爱国情、强国志、报

植入红色基因、实现政治社会化启蒙的重要载体,不断提升

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学习的获得感。

(一)科学设计作业方案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

着眼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养成,注重遵循学生身心发

展规律,从“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场域”整体思考作

业设计体系,明确小学各学段、各单元、各课时的学习目标,

精选内容,系统设计,确保作业布置的针对性和层次性。作

业的表述应准确、具体,契合学生认知水平和道德品行成长

规律,确保方向性、思想性与实践性。作业设计与实施要按

照不同学段的要求进行统筹安排,控制总量。

(二)合理调控作业结构

合理安排课内随堂练习与前置性作业、课后作业,注重

课内即时检测,凸显学科课堂教学实效性;鼓励依据教材编

写特点设计单元整合作业或阶梯作业,体现同主题、不同年

段的螺旋上升;强化作业设计的层次性、适应性和可选择性,

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主动与其他学科沟通协调,与学

校德育活动、家庭教育活动和社区实践活动等内容有机融合,

通过平衡作业安排,有效减轻过重作业负担。

(三)精选作业内容

作业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范围和要求,体现

教材的基本结构和重点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

升的需要,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关键能力、学科方法和价值

观念,避免大量机械刷题、简单低效的重复训练与死记硬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3****77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