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争鸣问题(中小学教师)2010-12-1.pptx

6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争鸣问题(中小学教师)2010-12-1.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尴尬: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课程改革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期待,家长对教师的诉求,教育行政部门对考试成绩的重视?

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甚至冲突。

;一名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追求的不应该只是考试分数,还应该是遵循教育规律,为社会、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的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温家宝总理:希望教师努力钻研,学为人师。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潜心钻研,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李吉林;邱学华;魏书生;著名的教师都关注基础教育中的现实问题

基础教育中的争鸣问题则是其中最典型和最引人注目的现实问题;提纲;多年来我国学术界缺乏争鸣,学术研究被行政所主导。

在我国基础教育中,虽然不同意见的交锋从未停止过,但真正见诸文字的争鸣较少,不同意见经常得不到充分展开,观点的交锋和对问题的研讨不深入。

此处以我国六十年来基础教育特别是数学教育中的一些争鸣为例,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开展讨论。

;《60年数学教育的重大论争》;“建国60年来数学教育中的争鸣问题”系列;二、什么是争鸣?;本课题中对“争鸣”的理解;数学教材是分科编写还是混合编写;三、为什么要研究争鸣?;我国的学术论争、争鸣太少;黄济、瞿葆奎关于劳动教育是否应与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并列的争议;王策三、钟启泉为代表的课程改革理论之争;姜伯驹、何小亚关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的争鸣;四、争鸣什么?;1.少年科技班:办还是不办?;2005年已72岁的倪霖老先生回忆说“宁铂进了科大后,按照他的爱好,原本是想学天文或医学的,但少年班里没有这些专业。当时一位领导说了句话:孩子聪明,应该叫他学高能物理,这对国防有用。但宁铂很不喜欢物理,这是导致他以后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宁铂曾对倪霖说:“这简直是把活鱼给摔死了卖。“

倪霖说,导致宁铂人生悲剧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时媒体的过???关注渲染。宁铂对此难以承受,他不止一次表示,希望过寻常人的生活,有个安静的环境。

“我对宁铂很内疚。假如我没有写那封推荐信,他可能会在高中毕业后正常参加高考,选择他自己喜欢的专业。那么,他的人生道路就不会是今天这般。”倪霖说,“但从大的方面讲,我并不后悔当初写了那封信,科大少年班是应该建的。事实证明,20多年来,少年班确实出了很多人才。”

——2005年8月1日《楚天都市报》;;1985年,原国家教委批准:13所重点大学开办少年班

;(2)少年班办与不办的争鸣;中国科大(不完全统计)

30年来,少年班共招收31期学生总计1220人,已毕业1027人,其中935人考取研究生,占91%。

前16届毕业生(1983--1998年)共590人,64%的人获得博士学位。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9年9月14日第4版;2009年中科大对少年班毕业生跟踪调查;;卢征天

加州柏克利博士,美国阿岗国家实验室科学家,36岁出任美国芝加哥大学正教授

1999年发明了原子陷阱追踪分析法,2000年获PECASE奖(美国青年科学家的最高荣誉)。

39岁(2006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秦禄昌

78级少年班(15岁)学生

2000年研制出世界上直径最小的碳纳米管,被评为当年的世界十大科技成果之一

;B.不办:;宁铂

1978年3月,14岁生日还没过的宁铂走进中科大,成为首批少年大学生中声名最响的一个。但他却从未在少年班中找到快乐。

2002年,前往五台山出家,很快被学校领回;2004年,“成功”遁入空门.;(3)我的思考;(4)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超常教育”;美国;德国于1985年在联邦政府设置天才教育署,慕尼黑大学等也开设天才教育课程,培养天才教育师资,各地天才学生课后研习和夏令营活动广泛展开。德国政府亦视天才教育为在国际商场上有效竞争的必要措施。

韩国是非常重视英才教育的国家,政府已将英才教育列为首要教育方案,并依法推进。1998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院内设英才教育组作为英才教育研究中心。1999年通过《英才教育振兴法》,2000年1月颁布了《英才教育法案》,2002年4月1日又发布《英才教育实施令》。韩国教育改革委员会指出,公共教育制度下的英才教育是为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以及保证平等教育机会的一种手段。

其他如俄罗斯、法国、英国、香港和台湾等很多国家和地区在上世

文档评论(0)

147****37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四级网络工程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002505300000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02日上传了四级网络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