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唐雎不辱使命 第2课时课件(28张).ppt

10. 唐雎不辱使命 第2课时课件(28张).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雎不辱使命(第二课时)

请按暂停键,用2分钟完成学习任务。找出文章中描写秦王情绪变化的词语,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本文描写秦王情绪变化的词语有:不说、怫然怒、色挠。当安陵君委婉地拒绝了秦王使者易地的欲求后,秦王“不说”,表现出失落不满的情绪;当唐雎重申安陵君的立场,坚决表示不易地时,语带讥讽,让秦王侵吞安陵国的野心再一次受到打击,所以秦王“怫然怒”;当唐雎的“布衣之怒”战胜了秦王的“天子之怒”时,“秦王色挠”,神情沮丧,完全失去了唯我独尊的威严。秦王情绪的变化,是对安陵国君臣不屈不挠、英勇斗争行为的反应,他从“不说”到“怒”,最后到沮丧(色挠),从自以为是、不可一世到赔礼道歉,情绪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颇富戏剧性。

本文描写秦王情绪变化的词语有:不说、怫然怒、色挠。当安陵君委婉地拒绝了秦王使者易地的欲求后,秦王“不说”,表现出失落不满的情绪;当唐雎重申安陵君的立场,坚决表示不易地时,语带讥讽,让秦王侵吞安陵国的野心再一次受到打击,所以秦王“怫然怒”;当唐雎的“布衣之怒”战胜了秦王的“天子之怒”时,“秦王色挠”,神情沮丧,完全失去了唯我独尊的威严。秦王情绪的变化,是对安陵国君臣不屈不挠、英勇斗争行为的反应,他从“不说”到“怒”,最后到沮丧(色挠),从自以为是、不可一世到赔礼道歉,情绪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颇富戏剧性。

按下暂停键,用3分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揣摩下列几个句子的语气,理解人物性格。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1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3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4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6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5与臣而将四矣。7徒以有先生也。8

(表现秦王盛气凌人,狡诈)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表现秦王无理责问)2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表现秦王咄咄逼人)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表现唐雎不卑不亢,据理力争)4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表现秦王骄横狂妄,不可一世)5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表现唐雎毫不示弱,据理反击)6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表现唐雎的凛然正气,不畏强暴)7与臣而将四矣。(表现秦王的恐惧,前倨后恭)8徒以有先生也。

人物性格通过之前的学习,秦王和唐雎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结合秦王唐雎的三回交锋对比表格,概括两个人的性格特征。

第一回合唐雎秦王交锋过程第二回合第三回合请你按暂停键,用6分钟完成学习任务。秦王文本内容秦王分析唐雎文本内容唐雎分析

第一回合唐雎秦王交锋过程不听寡人,何也?秦王文本内容逆、轻寡人?且秦灭韩亡魏颐指气使兴师问罪怫然怒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布衣之怒: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色挠,长跪而谢之韩、魏灭亡怒气冲冲盛气凌人逼其屈从色厉内荏见风使舵否,非若是也。受地先王而守之,千里不易。岂直五百里哉?闻布衣之怒乎?士之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三子,与臣将四,挺剑而起折服秦王断然拒绝义正言辞有理有节沉着冷静毫不示弱奋力反击智勇双全不畏强暴尽忠报国第二回合第三回合秦王分析唐雎文本内容唐雎分析

写法探究为什么这篇文章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语言。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盛气凌人“其许寡人”“不听寡人”——虚情假意“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强悍残暴“天子之怒”——狂妄无知“布衣之怒”——随机应变,阿谀奉承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写法探究为什么这篇文章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

文档评论(0)

光芒万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北京市中小学高级教师,平面设计一级设计师,擅长制作各类精美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