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景观规划浅析.doc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景观规划浅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景观规划浅析

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从当前实际情况看,三农问题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这些都体现了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村群众的民心工程,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宏大工程,是一项需要长期不懈奋斗的攻坚工程。开局的起步阶段,统筹城乡发展,做好乡村景观的保护与营建无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一、乡村景观的内涵与构成

乡村景观规划是我国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刘黎明等综合国内外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特点研究,将乡村景观的内涵界定为:乡村地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的嵌块体,包括农田、果园及人工林地、农场、牧场、水域和村庄等生态系统,以农业特征为主,是人类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生态结构与人为特征的综合。它既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又受人类经营活动和经营策略的影响,嵌块体的大小、形状和配置上具有较大的异质性,兼具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由此可见,乡村景观是以土地为根基,以自然为背景的景观类型,是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表现,具有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见图1)

社会

社会

精神文化

物质形态

社会

生产

生活

乡村景观

经济

环境

图1乡村景观的内涵

乡村景观由乡村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构成,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见表1)。它区别于其他景观的关键在于包含了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并且充分展现了特有的农耕文化特征和田园生活方式。

乡村景观构成

主要内容

乡村聚落景观

居民建筑、院落、街道、巷道、广场、小品、公共基础设施等。

乡村经济景观

农田、牧场、菜园、果园、鱼塘、饲养场、温室大棚、仓库等。

乡村文化景观

古建筑(宗祠、寺庙、牌坊、戏台、塔、亭、桥等)、民间习俗、风土人情和纪念活动等。

乡村自然景观

山川、森林、河流、湖泊、湿地、荒漠、野生动物、乡土植物等。

表2乡村景观构成

三、乡村景观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农村景观资料的整理和对农村生活的实地考察,发现目前中国农村景观的发展尚存在着诸多问题。

3.1中国农村景观存在的现实问题

首先,农村景观整体规划与资金的投入是当今我国农村最大现实问题,大多农村都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意愿去实施规划,长时间任由其随意发展,这样导致农村道路狭窄、弯曲、积水、泥泞。此外,农村居住环境较差,公共设施建设不完善,部分农村生活质量底下。其次,农村规划缺乏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土地资源存在浪费。大多农村受当地传统家族观念影响,“一户多宅”和“占耕建房”现象严重,土地使用存在浪费现象,关于买地置房程序也有不完善之处。随着近些年来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念的更新、交通工具的普及和新式家电的使用形成城市风,使得各种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更加加剧了生态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破坏。再次就是农村景观的无保护与其历史性、文化性与地域性相脱节。由于历史名城的演变形成的农村存在的很多,同时也保留了一些历史遗址。然而这些历史性的农村景观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传承。以往的新农村建设缺乏农村传统特色,传统文化和空间遭到破坏,相同的技术手法和建筑样式使得千城一面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千城一面的结果又使农村景观的地域性逐渐消失殆尽。景观地域性是千年来的历史形成,农村景观地域性差异则更是代表了我们国家的地域广袤和不同自然地理位置、不同民族文化特征的交织。然而部分地区的农村景观地域性却逐渐减弱,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农村全部被统一为一种形式,这一所谓的建设直接忽略地域性概念,也使农村景观地域性无从谈起。最后,新农村建设常是推掉自然景观来建设人为景观导致农村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的不相协调。笔者认为,农村和城市的区别简而言之就是农村比城市更加贴近自然,是自然与人类微妙并且合理的衔接者。如果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破坏传统的自然景观来建设人为景观、又不考虑其相应的使用功能,那么这种建设就是错误和不合理的,这种建设就是把农村推向介于农村和城市尴尬境地的方式。在新农村建设中则更应该注重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的相互协调。

3.2一些地方领导片面追求急功近利的规划

有的地方没有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央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与要求,缺乏对农村基层的调查,没有形成有针对性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步骤,简单地将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搞工程建设,许多地方领导为了自己的政绩,追求急功近利的规划。许多

文档评论(0)

139****94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