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5
?对新文化运动的几点看法
——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有感
邵晟东
?
?????????????????一、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
新文化运动的开端,一般都认为是在1915年,以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为标志;而其结束时间,则说法不一,但大都认为是在1920年代。如果把新文化运动定义为一种特指的社会运动,那么为之确定起止时间是无可非议的,而且各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不过,要想全面、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则必须把新文化在中国从萌芽到发展的全过程(不妨称之为广义的新文化运动)纳入视野,并考察其历史背景。
新文化在中国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840年。
鸦片战争的失败催生了中国第一批向西方学习的人。他们及越来越多的后来者在中国与西方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西方的强大与其技术、科学、经济、制度等文化因素有关,并开始学习、引进。
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更多的人觉醒,以致希望革故鼎新的力量敢于尝试改变政治制度。戊戌变法的失败使大批希望革新者转向革命,终于导致清王朝的覆灭。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到新思想、新文化日益增强的巨大作用。
然而,辛亥革命的成功,并未能使中国走上康庄大道。新旧势力的斗争日趋严重,国内外的复杂形势和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终于触发了颇有声势的新文化运动,渐进的成长变为突进的狂飙。
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的成功,使共产主义思潮在中国迅猛发展,为新文化运动增加了新的内容。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共产主义及社会主义思潮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影响已经十分突出。
1920年代中后期,军事和政治斗争日益激烈,北伐战争和国民政府成为关注焦点,新文化运动逐渐失去了势头。
不过,从那时直到现在,新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从未停止过。实际上,近现代以来,所有历史事件背后,都可以看到文化因素的巨大影响;而且不难发现,新文化的影响力在增强。
?
?????????????????二、新文化运动的成就和局限
?
新文化运动取得的最大成就,是打破了传统文化的垄断地位,引进了新的文化因素,为各种文化共存开拓了空间。但是,在新文化自身的建设方面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则存在不少问题,有很大的局限性。
就当年所提倡的科学、民主、新道德和新文学而言,在科学和新文学方面成就比较大,而在民主和新道德方面则问题比较多。
西方匆匆抓了几味药回来,而未能对西方的文化、历史和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知之不深,思之未透,遇到自己无法理解的现象,于是走向另一个极端。
张之洞等人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当时有不少人拥护,但由于其概念模糊,而且对西学的评议不足以服人,终未能修成正果。以后“体”“用”概念逐渐式微,尽管后来又有人提出“西体中用”,重启体用之争,仍未能挽其颓势。
杨度是当时积极推动宪政的最著名的宪政专家,但他坚信中国必须有一个强力政府。他主张君主立宪,曾帮助清政府搞宪政。袁世凯时期,又组织筹安会推动洪宪帝制。最后,由于相信共产党能建立强有力的政府,他选择加入了共产党。认为中国需要强力政府,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但昧于大势,维护并鼓吹帝制,其失败也是难免的。
处于历史大变局中的中国,只靠旧传统显然已经不行了。中国亟需能指引方向的新思想、新理论。要么创新,要么引进,无论如何,不能没有。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既采纳来自西方的民主共和,又承袭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取得很大成功。然而,由于其理论上不够系统、严谨,实践中又存在诸多问题,加上他去世太早,来不及提高、完善,未能获得最后成功。
与三民主义相比,马克思穷毕生精力创建的共产主义理论体系显得更博大精深,以解放全人类为目标的美好理想也更有感召力,再加上苏联革命胜利的示范效应,于是大批年轻人选择了共产主义,为共产党的成功准备了条件。不过,共产主义离中国的现实太遥远,后来经过毛泽东的改造,成了“马克思加秦始皇”,才终于在大陆取得了成功。然而,问题远未解决。从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直到今天,我们都可以感觉到文化问题的严重,中西文化之争甚至有加剧的趋势。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认为,100年来广泛存在的浮躁情绪是一个重要因素。当然,我们不应该对艰难探索的前辈们求全责备。他们看到中国严重落后,想让中国好起来,有点急于求成,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如果想做得更好,则不能不努力克服浮躁情绪,汲取历史经验教训,认真深入研究问题,踏踏实实寻求答案。
弄清楚基本概念,了解基本事实,是研究任何问题的前提。100多年来,太多的人把新文化混同于西方文化。一些人鼓吹全盘西化,一些人则倡导抵制西方文化,甚至有些人要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