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人工喂养;婴儿配方奶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如果婴儿患有某些代谢性疾病、乳母患有某些传染性或精神性疾病,乳汁分泌不足或无乳汁分泌等原因,不能用纯母乳喂养婴儿时,建议首选适合于6月龄内婴儿的配方奶喂养,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蛋白粉、豆奶粉等喂养婴儿。;以下情况,建议选用适合于6月龄内婴儿的配方奶喂养:
①婴儿患有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严重母乳性高胆红素血症;
②母亲患有HIV和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结核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期间,以及滥用药物、大量饮用酒精饮料和吸烟、使用某些药物、癌症治疗和密切接触放射性物质;
③经过专业人员指导和各种努力后,乳汁分泌仍不足。;种类;选用婴儿配方粉品牌时,应根据年龄段选择;根据宝宝需要选择特殊配方奶;咨询儿科或儿保医生的意见选购。;奶瓶是每个新生宝宝的必备用品,需要提前为宝宝准备好,但是面对市场上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奶瓶时,是不是会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该买哪个?;玻璃奶瓶:适合新生宝宝。
优点:安全性、耐热性较好,且不易刮伤、不易藏污垢、好清洗、能承受反复消毒、不易变形、奶瓶的刻度不易磨损等。一般而言,喂养新生宝宝以使用玻璃奶瓶为主。
缺点:瓶身较重、易碎,对宝宝有潜在的危险,而且玻璃奶瓶容易过热,不方便宝宝捧着喝奶,所以适合在家里或医院使用,并且由妈咪喂食。;奶瓶口径:
奶瓶的口径分为标准和宽口两种。宽口径设计的奶瓶调乳时奶粉不容易洒出来,清洗起来比较方便,使用更便利。
;圆形奶瓶:
适合给0-3个月的宝宝使用。圆形奶瓶内颈平滑,里面的液体流动顺畅。母乳喂养的宝宝喝水时最好用小号,储存母乳可用大号的。用其他方式喂养的宝宝则应用大号奶瓶喂奶,让宝宝一次吃饱。
;1.认真清洗双手,取出已消毒好的奶瓶。
2.配方奶的配制方法
严格按照奶粉包装上的用量说明,按婴儿体重,将适量的温水放入奶瓶中。
3.用奶粉专用的计量勺取适量奶粉(用刀刮平,不要压实勺内奶粉)放入奶瓶中,横向摇??。(1:2)
4.将配好的奶滴几滴到手腕内侧,感觉不烫或不太凉即可。;1.根据说明按比例配制;1.给新生儿喂奶,尽量指导产妇自己完成。喂奶方式同母乳喂养。
2.喂奶时,产妇先用奶嘴轻触新生儿嘴唇,刺激新生儿觅食反射。然后将奶嘴小心放入新生儿口中,奶瓶保持一定的倾斜度,防止新生儿吸入空气。同时要注意避免因奶嘴滴速过快,新生儿来不及咽下而发生呛奶。
3.喂奶过程中产妇应尽可能多的与新生儿进行目光交流、语言交流,以培养母婴感情。
4.若喂食配方奶时间长,奶水变凉,加热可采用将奶瓶放入热水中的方法。
5.若中断喂奶,将小指轻轻滑入新生儿嘴角,即可拔出奶嘴,中断吸奶的动作。
;1.拍隔
2.喂完奶后,马上将瓶中剩余牛奶倒出,将奶瓶奶嘴分开清洁干净,放入水中煮沸25分钟左右(或选用消毒锅消毒奶瓶),取出备用。避免因奶瓶奶嘴等用具不洁而造成新生儿口腔、肠胃感染。;1.新生儿食量因生长阶段不同而渐渐增加,1-2周一般每次60-90ml,3-4周时每次100ml,以后酌量增加。新生儿存在个体差异,食量各不相同,一日总量按150-200毫升/每公斤体重大致计算,平均分配或大致平均分配,但要注意掌握总量。
2.两次喂奶中间,适当给新生儿补充水分(白开水),水量以不超过奶量为宜。
3.由于新生儿体质存在个别差异,有些新生儿偶尔会有过敏现象,根据不同情况调整配方奶。或选择其他代乳品。
4.喂奶次数和年龄有关。
2个月以下的婴儿,约3小时喂一次。
2-4个月每4小时喂一次,夜间可省略一次。
4-6个月一般每天喂4次就够了,要添加辅食一次。有时体重特别小的婴儿需要每3小时喂一次。配置奶粉的数量要按宝宝每日的能量需求。
一般婴儿配方奶粉100g供能约500kcal,婴儿能量需要量为95-100kcal/(kg.d),故需配方奶粉20g/(kg.d)或奶量150ml/(kg.d)
;1.喂奶前尽量避免新生儿大哭。
2.吃完奶后右侧卧位,有利于消化系统的发育;即使发生溢奶奶液也可顺着嘴角流出来,不至于呛入气管。
3.溢奶后一定要清理干净新生儿口及鼻腔中溢出的奶,以防吸入气管。
4.清洗溢奶的毛巾和衣服、被褥晾干备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婴幼儿生长发育概述(婴幼儿保育课件).pptx
- 婴幼儿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婴幼儿身长测量(婴幼儿保育课件).pptx
- 婴幼儿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婴幼儿保育课件).pptx
- 婴幼儿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评价(婴幼儿保育课件).pptx
- 婴幼儿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婴幼儿保育课件).pptx
- 婴幼儿照护—包裹婴儿(婴幼儿保育课件).pptx
- 婴幼儿照护—更换纸尿裤(婴幼儿保育课件).pptx
- 婴幼儿照护—为婴儿穿脱衣裤(婴幼儿保育课件).pptx
- 婴幼儿照护—婴儿被动操(婴幼儿保育课件).pptx
- 婴幼儿照护—婴儿抚触(婴幼儿保育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