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36
第四篇疾病照护模块
第六章病情监测技能
第一节常见症状识别(发热)
基础知识
发热:也称体温过高,任何原因使机体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导致体温高于正常的一种临床症状。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表现。
二、发热的识别与照护要点
(一)全身状况的观察
首先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变化,以及患者呼吸、血压、脉搏等重要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发热时伴随呼吸急促、咳嗽咳疾者提示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患者发热伴随血压降低、脉搏加速、烦躁等,应警惕感染性休克或败血症。
(二)面容的观察
一般急性感染多呈急热面容,患者表现为面色潮红;感染性休克、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引起的发热常表现为面色发白;口角出现疱疹常见于肺炎、疟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三)其他伴随症状的观察
发热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而一般情况良好者多为上呼吸道感染;有胸痛、咳痰较多、呼吸困难者多为下呼吸道感染;发热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者,应考虑急性胃肠道炎症;伴随腰痛、尿急、尿频、尿痛者多考虑为泌尿系统感染。
(四)注意事项
1.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如果发现患者体温不正常,应及时报告给护士或医生。
2.协助处理观察变化在护士指导下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同时应协助护士密切观察降温期间和降温后患者反应的变化。
3.冷敷不应长时间在同一个部位,最长不得超过30分钟以防冻伤。
4.冷敷时冰袋禁忌放在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足底。
5.注意观察周围循环情况,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立即停用冷敷。
6.降温处理后患者可能会大量出汗,应注意保暖,及时更换被服,预防患者着凉。
7.发热患者多卧床休息,鼓励患者多饮水,一到两升每天。
8.保持患者口腔卫生。
三、相关知识链接
(1)发热的原因:感染性发热(感染细菌、病毒、支原体等),非感染性发热(组织损伤与无菌坏死物质吸收,如创伤、大手术、内出血等;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疾病、某些恶性肿瘤;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如甲亢;皮肤散热障碍,如慢性心衰、某些皮肤病;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如中暑、脑出血、颅脑外伤等)
(2)发热的临床过程
1.体温上升期:皮肤血管收缩,皮肤温度下降,皮肤苍白,无汗,有时伴寒战。
2.高热期:皮肤潮红、灼热,呼吸深快,开始出汗病逐渐增多。
3.体温下降期:因出汗多,皮肤温度降低
四、本节小结
(1)发热是患者常见症状之一,患者体温升高的同时常伴有其他伴随症状,不同的伴随症状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护理员如能及时观察发热患者体温变化以及发热时的伴随症状,及时通知护士或医生,可为医务人员诊断处理疾病提供重要的线索。
(2)护理员在护士的指导下,协助护士对发热患者进行相应处理,这对减少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并发症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五、考点提示
1.下列关于发热的护理错误的是()
A.发热时要多盖被子,及时捂汗
B.冷敷不应长时间在同一个部位,最长不得超过30分钟以防冻伤。
C.注意观察周围循环情况,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立即停用冷敷。
D.如果发现患者体温不正常,应及时报告给护士或医生
2.患者男,40岁,发烧38.3℃,行物理降温,哪个部位不适合放冰块()
A.腋下B.腹股沟C.额头D.心前区
1.A2.D(沈星星)
第一节常见症状识别(咳嗽、咳痰)
基础知识
咳嗽是呼吸道粘膜受刺激引起的一种反射性保护动作,借咳嗽反射可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异物。
咳痰是借助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及咳嗽反射,将呼吸道分泌物、异物排出体外的动作。咳嗽与咯痰可同时出现,也可仅有咳嗽。
二、咳嗽、咳痰的识别与照护要点
(1)环境的管理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每天1-2次,每次15-30分钟,室温18-25度,湿度50%-60%。
(2)避免诱因的观察根据天气情况提醒患者增减衣物,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同时注意尘埃,烟雾,花粉等刺激性气味对患者的影响,鼓励患者戒烟,不要将鲜花放在病室内。
(3)饮食及饮水的观察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蔬果,少食多餐,保持口腔清洁,饭前饭后漱口去除口腔异味,增强食欲,痰多时要嘱咐病人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无异味,鼓励患者多喝水。
(4)咳嗽和痰液的观察在护士的指导下记录咳嗽时间、音色、频率等,记录痰液性质、颜色、量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5)防止病菌传播的观察嘱患者咳嗽时用手或纸轻捂嘴,并将痰液咳在痰杯内或手纸上,集中处理。留取痰液时,应让患者晨起漱口后,深呼吸进行咳痰,并放入无菌痰盒内于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至2030中国电子级异丙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AIGC驱动的室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小家电行业市场发展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报告.docx VIP
- 方案设计任务书模板 .pdf VIP
- 最新(新旧不锈钢牌号对照表-) .xls VIP
- 附录 真空集便器说明书.doc VIP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微生物分析服务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司工字〔2019〕231号中建八局华北公司临时设施等级标准化指导手册.pdf VIP
- 消化道术后康复全程指导.docx
- BIM技术应用PPT课件完整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