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精选doc
精选doc
.
.
精选doc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作品的节奏、韵律,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3、通过品析诗歌,感受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伟大品格。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理解诗人的情感。
2、感受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伟大人格。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刘禹锡的一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此来认识一下这位不服输不言败执着而又乐观的一代诗豪。
????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永贞革新。失败后,一再遭贬。宝历二年(826年)冬,刘禹锡在和州刺史(刺史是唐朝对州最高长官的称呼,相当于太守)任期满,被召回京。返回洛阳途中,经过扬州,与苏州刺史任满罢职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
两人才华横溢,经历相似(被贬),他乡相逢,格外兴奋。在相逢后的一次酒席上,两人诗词唱和(席间唱和、相互酬答,是当时文人惯例的雅兴和礼节)。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赠给刘禹锡,对他长期被贬表示同情。刘禹锡读后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白居易。
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1、作者:刘禹(yǔ)锡(772─842)
????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刘梦得集》。他以《竹枝词》《杨柳枝词》和《浪淘沙》为名的三组组诗,是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终为一代大师。
2、写作背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被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诗中白居易对刘遭贬表示了同情和不平,刘写此诗回赠白居易。
三、题解
酬,这里是酬谢的意思。乐天,白居易的字。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到底是哪一种理解,现在尚无定论。结合诗文内容,“席上见赠”是对白居易的诗的回赠之说。
四、朗读课文
1、教师播放朗读师范音频,学生赏析、学习。
2、以小组为单位,组内自由朗读诗歌,注意个别字音和重音,并尝试划分朗读节奏。
精选doc
精选doc
.
.
精选doc
.
明确: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学生精彩朗读展示。
4、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5、学生代表进行展示。
明确:????
巴郡的山楚地的水好凄凉的地方,????
??????????我被扔到那里二十三年确实久长。
??????????怀念老朋友时徒然把“思旧赋”吟唱,?
??????????回家来反而像烂了斧柄的人一样。
??????????千只帆船已驶过沉没船只的近旁,???
??????????万株树木展春容就在病树的前方。
??????????今日初逢听你唱赠诗歌在筵席上,?
??????????暂凭杯中酒引出振奋精神的力量。
五、合作探究
1.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明确:写作者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刘禹锡想改革时弊,但遭到打击,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2.颔联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明确:闻笛赋和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明确: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4.尾联是点睛之笔。点明酬赠之意,同时又友人共勉。“长精神”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长精神”,既是对友人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起到语已尽而情未了的艺术效果。
六、比较阅读
同学们通过刚刚我们对本诗歌的学习,你能否举例和本首诗歌情感风格类似的诗歌或作者同类诗歌来欣赏吗?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数学下册 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课件1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数学下册 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数学下册 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课件3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数学下册 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课件4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数学下册 28.2.1 解直角三角形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数学下册 28.2.1 用样本估计总体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ppt
- 九年级数学下册 28.2.2 应用举例(第1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数学下册 28.2.2.2 解有关仰角、俯角的问题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数学下册 28.2.2.3 解与方位角和坡度有关的问题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数学下册 28.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简单应用(第1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诗词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诗词三首习题 新人教版 (I).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诗词三首习题 新人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比较探究《登岳阳楼》教案 北师大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比较探究《谈生命》教案 北师大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比较探究《最苦与最乐》教案 北师大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比较探究《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5课《岳阳楼记》练习题 北师大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6课《醉翁亭记》教案1 北师大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6课《醉翁亭记》教案2 北师大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