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专项测试题(带参考答案).docx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专项测试题(带参考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5页

第PAGE2

第PAGE2页共NUMPAGES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专项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演奏者不停地在琴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开是在改变声音的响度

C.医生用“B超”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

D.社区居民关闭窗户,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2.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玻璃罩中,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减小直到消失;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声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说明()

A.空气不能传声 B.固体不能传声

C.真空不能传声 D.真空可以传声

3.秋高九月,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将军故里举行了“建国70周年”快闪庆典活动。场面壮观,人山人海,红旗飘扬,人们齐声欢唱《我和我的祖国》,这是对国民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开唱的是一位小姑娘,并由小提琴伴奏,随后是四位资深本土歌手领唱。人们能够区分小姑娘、小提琴和歌手的声音是根据()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4.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是噪音 B.乙丙的音调相同 C.甲乙丙的响度相同 D.丙丁音色不同

5.如图所示是小朋友玩的竹“哨子”。用嘴吹管的左端,同时推拉右端的铁丝,使管中的活塞左右移动,这样就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如果吹奏时将铁丝往右拉,则能使声音的()

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

6.古代行军打仗,侦察兵经常将耳朵贴在地面上,通过声音可以判断视力不及的地方、敌军是步兵还是骑兵、军队规模等,以便提前做好防备.这里判断是骑兵还是步兵,是利用了声音的

A.响度 B.音色 C.振幅 D.音调

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温度无关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

D.我们无法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声波,是因为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Hz

二、填空题

9.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涛声、鸟语、琴声……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

10.汽车“倒车雷达”工作时,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时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11.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那么这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或等于)s,人耳就能把两次声音分辨开。也就是说,如果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这个时间,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如果换成距离,要听到自己发出的两次声音,自己到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是m。

12.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由物体的产生,以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传播到同学们的耳朵里的.

13.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男低音”和“女高音”歌手同台演出,这里的“低”、“高”是指声音的;电子琴能模仿手风琴的声音,它主要是模仿手风琴的(以上三空填写声音的特性).

三、作图题

14.如图所示,图甲是在学习声音的特性时,张明同学轻敲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音叉发声停止后,他又用力敲击了一下音叉,请在图乙中作出用力巧音叉时,示波器上大致显示出来的波形.

()

四、实验题

15.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声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刻度尺。

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好的是。

方案A:让人站在距离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到声音的响度;

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差到好的顺序为。

材料

棉布

锡箔纸

泡沫

距离/m

1.5

2.0

1.0

响度

较响

较响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