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诗歌的艺术风格.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长卿诗歌的艺术风格(2)

刘长卿诗歌的艺术风格

在刘长卿的笔下经常出现的是那些衰飒,萧条的景物。他善于用白描来塑造一个“清冷淡远”的艺术世界。他的白描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他善用淡素的笔触,在不经意中点染出一幅幅清冷淡远,凄凉孤寂的画图。比如“乱鸦投落日,疲马向空山”“寒潭映日月,秋雨上青苔”“孤云飞不定,落叶去无踪”“众岭猿啸立,空江人语响”“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山含秋色近,鸟度夕阳迟”“秋草通征骑,寒城背落晖”“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等等,诗人让这些寒山落日,秋雨苍苔,孤云落日,空林旧垒,孤雁哀猿,替他倾诉人生的凄楚,前途的黯淡,或者宣扬超生绝俗,忘却世事的禅理。

如以上所举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灵彻上人》,既是其“含蓄蕴藉,兴在象外”的代表作品,也是其表现“清冷淡远”的典范之作。以上两篇更是其白描中的精品,其表现细微,清冷淡远,语言平白如话,情韵悠远,组成了一幅幅色彩谐美,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幅,画中又能见到诗人的行动、个性与心境,这就是其白描技巧的高超了。像这样运用白描手法来表现其“清冷淡远”美学追求的句子诗篇确实不少。

刘长卿由于仕途不顺,心情难得晴朗,暗淡的心绪使出现在他诗中的景物都披上了一层凄清阴冷的色调。如以下的句子:“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润上春衣冷,声连暮角愁”“江树临洲晚,沙禽对水寒”“草色加湖绿,松声小雪寒”“犬吠寒烟里,鸦鸣夕照中”“向人寒烛静,带雨夜钟沉”“多雨茅檐夜,空洲草径春”“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等等,像这样的诗句在刘长卿的诗集中不胜枚举。像以下《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篇最能表现其“清冷”的艺术特色: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诗人通过对“荒村”“返照”“落叶”“古路”“寒山”“野桥”“雨”“涧水”“白云”等物象的描写,写出了他碧涧别墅的清冷,然后又通过“乱纷纷”的落叶,古路的“无行客”,“独见君”的一点安慰,还有雨断野桥的描写,都能从侧面描写其居住地的清冷氛围,写出诗人凄凉暗淡的心境,从而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对故友来访的惊喜之情。

淡远的意境和心情是刘长卿在其创作后期所孜孜以求的一种状态。他希望自己能够从混乱的时代黑暗的官场中彻底解脱出来,所以,在他后来的一些作品中,这种“淡远”一直绵绵不断在其诗中涌现出来。他的“淡远”和“清冷”的美学追求,是使他的诗名能在后来传之久远的主要原因。其淡闲悠远的句子很多,如以下:“水色淡如空,山光复相映”“沙鸥惊小吏,湖月上高枝”“棹发空江响,城孤落日晖”“孤烟向驿远,积雪去关长”“苍山隐暮雪,白鸟没寒流”“柳色孤城里,莺声细雨中”“春风吴草绿,古木剡山深”“寒云带飞雪,日暮雁门关”“沙鸥积暮雪,川日动寒晖”“向郭青山送,临池白鸟看”“水田秋雁下,山寺夜钟深”“风寒未度水,日暮更看山”“日暮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等等,通过以上这么多句子,我们不难看出,这种美学追求他用力甚深。他不是属于那种有“句”没“篇”的诗人,他在整首诗方面所表现的“淡远”同样十分出色,如以下的《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诗人对“莓苔”“履痕”“白云”“静渚”“春草”“闲门”“松色”“溪花”等意象的精心塑造使读者远远就感到一种闲淡的氛围。随着诗人想象的跳跃意脉的流动,读者也如诗人一样,走在那清新幽雅的山中,面对着这近乎远离人间的山中景色,忘却了世间的喧嚣烦恼。世界在诗人的笔下完全澄澈清灵。读者同诗人一样,都感受到禅机在不经意中了悟于心的悠远境界。刘长卿这首诗心境闲淡境界悠远,达到了“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的诗歌创作中的高深境界,不愧为刘诗中的名篇。

细密委婉是大历诗人的共同特色。但刘长卿较之其他诗人其特色更明显。在刘长卿的早期作品中,虽不乏慷慨悲怆,如其五古《从军六首》,七古《疲兵篇》等边塞诗,但随着时势的恶化,仕途的曲折,其在描写方面变得从细处着眼,注重描写中的密度。而在诗歌表达方面,特别是贬谪南巴后,其康慨之气顿衰,而哀怨之音陡增,显示出委婉的特点。

刘长卿的白描名声显著,这跟他敏锐的观察力有很大的关系。而敏锐观察力对其描写事物的细处大有帮助。刘长卿的咏物诗是其诗歌细密特色的最主要体现者。而这其中尤其是《龙门八咏》、《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和《湘中纪行十首》,特别是后者。如:赤沙湖“沙鸥积暮雪,川日动寒晖”;花石潭“水色淡如空,山光复相映”;石围峰“叠嶂入云多,孤峰去人远”;浮石濑“石横晚濑急,水落寒沙广”;横龙渡“乱声沙上石,倒影云中树。独见一扁舟,樵人往来渡”;云母溪“白发渐皎镜,清光媚渊沦”;洞山阳“空谷无处径,深山少落晖”;秋云岭“孤峰夕阳后,翠岭秋天外”

文档评论(0)

134****51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