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背景下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docx

信息技术背景下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技术背景下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把学生的学习和任务相结合,以解决任务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任务为手段,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和解决问题。任务驱动将传统被动的教学,转变为以完成任务为主的交互式的教学过程: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明确任务的要求,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小组内成员共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与以往以考试为主的注重结果的评价方式不同,任务驱动教学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更能够发展学生解决问题、分析处理真实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学科的核心素养。本课题以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册“酸、碱、盐化学性质的复习”教学设计为例,用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完成逐个任务的过程中巩固并应用酸、碱、盐化学性质解决问题。这种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符合学习者的心理发展要求和学习过程,学生更容易接受,是优质高效的教学模式。

一、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酸、碱、盐化学性质”是初中科学的重点学习内容,由于这部分内容知识点庞杂、零散,并且缺乏关联性,一度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对这部分内容的复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归纳知识点后学生做大量练习巩固。这种方法注重知识点量的积累和解题的熟练程度,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得不到提升。于是笔者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和确定了五个形式多样、环环相扣的情境任务。首先,由妙趣横生的创新实验导入新课,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接着,五个情境任务依次展开,螺旋上升,从知识框架的搭建,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再到质疑结论、再次探究,最后又从实践回归理论,寻找规律,深化理论、学以致用。过程中,学生通过游戏、实验,开展小组合作,并辅以同屏技术,增强了实验的可视性和学生的体验感,使课堂效果得到提升。具体的教学环节和活动如图1所示。

二、教学过程

1.环节一创新实验导入新课[创新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现象并思考实验原理。实验过程:以铁丝为材料做出一棵“铁树”,用餐巾纸裁剪出若干白色花朵固定在“铁树”的枝干上,将无色酚酞滴到花朵上备用。取一个带橡胶塞的玻璃罩,并在橡胶塞上打孔,穿入一根玻璃管,玻璃管的顶端接一段橡胶管,便于用止水夹密封。接着,称取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固体各2g置于小烧杯内混合备用。最后,将准备好的“铁树”和装好混合物的烧杯一同置于密封的玻璃罩内,实验装置见图2。实验时,将少量清水通过玻璃管注入小烧杯中,并立刻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将实验装置密封。片刻后,原本雪白的花朵上神奇地一点点变成了绚丽的红色。精彩的“铁树开花”实验瞬间将学生的注意力拉进课堂,学生产生疑惑:是什么物质使白花变红了呢?

设计意图:通过精彩的创新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实验本质,让枯燥乏味的复习课堂变得生动,充满活力。

2.环节二任务驱动统领课堂

(1)任务一游戏闯关,厘清概念[游戏引入]教师在屏幕上先后展示两个游戏小程序的界面。第一个游戏是“我是收纳员”,游戏规则:将装有碳酸钠、盐酸、氨水、稀硫酸、硫酸铜、氢氧化钠的试剂瓶进行分类,放入相应的标有“酸、碱、盐”的柜子内。第二个游戏是“谁是披着羊皮的狼”,游戏规则:以氢氧化钠、盐酸、硫酸铜分别扮演A、B、C三只小羊,这三只小羊要依次从入口通过不同的路径走到出口,路上会遇见很多常见化学物质扮演的其他小羊,小羊遇见小羊是不会发生反应的,但如果能发生反应,则说明路上遇见的该只小羊为“披着羊皮的狼”。教师向学生介绍游戏规则,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化学反应的相关知识完成游戏闯关,游戏完成后进行小组总结。[学生活动]闯第一关:学生根据已学的化学式结构的知识,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总结酸、碱、盐结构特点。闯第二关:学生根据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来判断两者之间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会与小羊发生反应的物质便是披着羊皮的狼,通过在游戏中不停地思考、判断,归纳总结出酸、碱、盐之间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重点复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设计意图:教师利用信息技术,采用游戏小程序,将基础知识的复习变为游戏闯关的模式,让学生在游戏平台上完成琐碎、繁杂的知识点的巩固和归纳总结。相较于教师直接罗列知识点、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游戏更具趣味性,更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任务二合作研讨,物质鉴别[过渡]教师向学生展示试剂瓶上标有甲、乙、丙、丁、戊的五种未知溶液,它们是:稀硫酸、硫酸铜、氢氧化钠、氯化铁、氯化钡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这五种溶液分别是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溶液的特征、相互反应的现象,将他们一一鉴别出来,并以小组为单位将设计思路写下来。[小组探究]学生小组合作,根据物质的颜色、相互反应产生沉淀等性质,将设计的方案写在学案上,教师利用同屏技术选取不同的方案拍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