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热点素材快递:守正创新,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pdfVIP

高考作文写作热点素材快递:守正创新,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素材回放

前不久,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建立的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

馆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新石器时代“7000岁”的陶人

面像,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商代象牙杯,周代铜牺尊……一件件精美的

出土文物,观众从中感受到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领略到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

素材解读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才能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如何让这些“收藏在博物

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一在

保护,二在利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人“在故宫修文物”,有人坐冷板

凳、修复典籍,有人把新科技融进“修旧如旧”里,对濒危损毁文物进行抢救性

保护、对重点文物进行预防性主动性保护,为的都是让文物“延年益寿”、世代

相传。而让三星堆文物用四川话唱rap、把“马踏飞燕”变成呆萌玩偶让游客带走、

与博物馆“云上相约”等创新尝试,则是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的自信表达。

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是为了更好传承文脉。文物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

遗产,能够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

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国国宝大会》《中

国考古大会》《行走大运河》等节目创新表达,让专家走到台前,让文物离观

众更近。文保人和文物事频频“出圈”、强势“圈粉”,本身也折射出文物和文化

遗产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巨大影响力。护文明之火种,

传永续之文脉。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保护力度持续加

共进、与人民共享,可以更好铭记过去、启迪将来。

适用话题

文物保护文化传承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让文物活起来,把文脉传下去。

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是从真正能证明我们的久远历史中来

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从文物中汲取前行力量。

考古工作者将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遗存发掘出土,将尘封的历史揭示出来。

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五千载绵延不绝,中华文明如浩浩江河,滋养泱泱华夏。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

类文明新形态。

一件件精美的出土文物,观众从中感受到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领略到中国古

代的灿烂文明。

一件件精美的出土文物,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足迹,

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

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素材锐评

从文物中汲取文化自信力量

前不久,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建立的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

馆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新石器时代“7000岁”的陶人

一件件精美的

出土文物,观众从中感受到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领略到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

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

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

大文明。从留下“中国”一词最早文字记录的西周青铜器何尊,到铸有“中国大宁”

铭文的湖南长沙伍家岭出土汉代铜镜,再到出土于新疆和田地区的“五星出东方

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作为历史的见证,考古文物生动展现出中华文明弦歌不

辍、中华文脉绵延不绝。

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考古工作是研究和展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

宝的重要工作。对于没有文字记载的早期文明阶段,通过考古发掘找到更多信

息,可以用遗迹遗物廓清历史迷雾;而对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阶段,通过考古

发掘“证经补史”,则可以让历史更加生动鲜活。浙江良渚、湖北石家河、山西

陶寺、陕西石峁、河南二里头……考古工作者将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遗存发掘出

土,将尘封的历史揭示出来,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

文档评论(0)

156****60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