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思考——以原湘潭纺织印染厂为例(原湘潭纺织印染厂考察报告).doc

破产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思考——以原湘潭纺织印染厂为例(原湘潭纺织印染厂考察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破产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以原湘潭纺织印染厂为例

摘要:以原湘潭纺织印染厂为代表的破产企业存在生产难以发展、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失业职工安置不到位、在职职工工作待遇不佳、职工诉求难以传达等问题,可以通过转变企业破产思路、做好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工作、促进初次分配公平、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打造服务型政府等措施解决。

关键词:企业破产制度;社会问题;工人;民生

企业破产制度是一项旨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制度。从十几年的实施效果看,企业破产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尚未真正达到预期目标,某种程度上,破产企业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对此,我们有必要对破产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

原湘潭纺织印染厂(以下简称湘纺)是以纺纱、织布、印染为主业,水、电、气、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齐备的大型国有企业,1998年破产后却逐步变为私企。作为全国大型企业破产试点,湘纺在全国破产企业中具有代表性,为我们研究破产企业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现实样本。

湘纺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建厂时,湘纺只有一个分厂、约3600名职工。当时,全厂职工干劲十足,以厂为家,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工作,加班不图回报,创造了年上缴利税过亿元的佳绩,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70年代,湘纺生产的漂白麻布获国家银质奖。20世纪80年代,湘纺发展成为湖南省规模最大的纺织企业。改革开放头十年,湘纺工业总产值累计达22亿多元,相当于为国家赚回了7个同等规模的厂子。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破产前的湘纺已成为拥有职工约11000人,年生产能力为纱12000吨、线2200吨、坯布5000万米、印染布8000万米的大型纺织企业。

1994-1997年不到三年时间,湘纺亏损近三亿元。1998年,湘纺被政府列为计划内破产企业、全国大型企业破产试点,成为湖南乃至全国最早破产的大型国有企业之一。

湘纺破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的原因,又有政治的原因;既有自身的原因,又有外部的原因。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是“六五”期间,针对人民生活必需品严重不足的情况,湖南省政府突出扶持纺织业。1979-1987年,政府投资近13亿元兴建了益阳苎麻纺织印染厂、洞庭苎麻纺织印染厂等大型纺织企业和一大批中小型纺织企业。由于纺织业发展过快,纺织品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再加上众多中小型纺织企业凭借成本低、价格活等优势占据了部分市场,湘纺的产品大量积压,难以回笼资金进行再生产。此外,中国在东南亚国家援建了许多纺织厂,这些国家纺织业发展起来后,不再大量进口中国的纺织品,湘纺的国际市场也缩减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正当湘纺面临着市场疲软、压库严重、亏损面宽等问题的时候,政府把企业破产作为企业改革的重要工作来抓,加速了湘纺破产的进程。

通过两次深入湘纺生产区、家属区进行考察,笔者发现破产后的湘纺存在以下问题:

一.生产难以发展。破产后,湘纺政策优势丧失,资金短缺,运作越来越困难,许多分厂、车间先后停产。湘纺破产前的一分厂、二分厂、印染分厂、机动分厂如今或全厂关停,或缩减规模,如印染分厂被全厂关停,机动分厂被缩编为机动车间,部分车间的仪器、设备被运走。与破产前相比,湘纺在破产后生产能力有所降低。

二.国有资产流失严重。1998年破产时,湘纺是拥有包括热电站、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铁路专用线等配套设施的大型企业,资产被评估为4.5亿元人民币。2000年美国所罗门投资公司愿以5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湘纺(按当时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1:8.5计算,折合人民币为4.25亿元),美方三次找市领导洽谈,均未得到肯定答复。2003年拟拍卖时,湘纺生产经营性资产被评估为2.35亿元人民币。2006年正式拍卖时,湘纺被湖南东信集团以1.15亿元人民币购得。较之破产时的资产评估,湘纺国有资产流失达3.35亿元人民币。

三.失业职工安置不到位。破产前,湘纺有在职职工约11000人。破产后,随着分厂、车间的关停,大量职工失去工作。这些失业人员中,40岁以上的占很大比例,他们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年龄上缺乏优势,再就业面临很大困难。湘纺职工“买断工龄”的一次性安置费人均仅1.8万元(平均工龄20年),未能真正解决失业职工的生活问题。

四.在职职工工作待遇不佳。破产后的湘纺逐步成为私企,资方为更大限度地追求利润,普遍实行十二小时工作制,常日班每周工作六天,裁减部分职工,增加了在职职工的工作量,以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破产前,湘纺在夏季为职工免费提供冰棒、汽水、凉茶、人丹等消暑品,冬季车间供应暖气,逢年过节发放物资;破产后,企业逐步降低了职工工作待遇,甚至违反《劳动法》“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的规定,安排职工在法定休假日加班,却拒不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20世纪90年代中期,湘纺一线工人人均月收

文档评论(0)

182****66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