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1.通过回顾、沟通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同学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2.读背并积累古诗句。

二、沟通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本组课文,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体味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沟通感受。在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

〔2〕联系《草虫的村落》,小组内沟通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魅力。

〔3〕沟通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及书籍。

三、日积月累

〔1〕在很多描写景物,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作中,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大胆想象,抒发情感,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今日我们就来观赏其中的几句。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幻灯片〕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a同学自由吟诵。

b尝试理解。

〔3〕选择其中的几个诗句,体会诗人在写景过程中的联想与想象。

a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百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并非无情无义之物,化成春泥使后来的花更红。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诗人比方自己不做官并非丢失报国志,而是走另一条路为国效力。

b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半更深,在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时,响起了悦耳、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或许刚开始时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敏感地留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在悄悄的月夜中,虫声显得格外引人留意。它标识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妙联想。

c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在百花之中差不多是最末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没有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的花,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较深的道理,回答爱菊的缘由,表达了诗人非常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谢的坚贞品行的赞美。

〔4〕背诵并积累这些诗句。有爱好的同学读读背背原诗。

四、趣味语文

〔1〕自由读故事。

〔2〕同桌自己的理解。

〔3〕全班沟通,体会一字诗的妙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欣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