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VIP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4页

高一历史学科教学案

班级姓名使用时间:2024年月日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目标

导学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辩证认识中外文化交流两面性,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历史图片和文字史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探究佛教文化在古代中国落地生根的原因、中国吸收“异国他邦的文化”呈现的特点等问题,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学让学生自主梳理中外文化交流互动的发展历程,认识在当今世界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更应该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把中华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传播到世界上,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以此涵养家国情怀。

重点

难点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学案内容

教师活动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一)吸收融合印度佛教文化

1.过程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

魏晋南北朝:佛教渐同儒家、道家文化融合。

隋唐: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___________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宋明: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道教理论的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为什么佛教能够在中国得以传播?

主观:中国传统儒学思想具有包容性、融合性;

客观:佛教思想本身具有合理之处,容易被统治者接受和利用。

三武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帝都曾下令灭佛,毁寺庙、遣僧侣、收田亩。佛教遭受较大打击。

2.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有何影响?

?(1)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2)消极: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西方文化的传入

1.明末清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背景

①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②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③传教士的推动

④皇帝的支持

(2)表现

①明末:

A.明末,意大利人______

B.徐光启、李之藻、____________、方以智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

C.《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

②清初:17世纪,清政府任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招揽人才

(3)影响:只在极少数知识分子中传播,没有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变革

2.近代:西学进一步传入

(1)背景:

①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②西学的传播渠道大大增加

(2)表现

①学器物

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和魏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主阶级洋务派:

②学制度

资产阶级维新派推动维新运动,倡导君主立宪___________民主共和

③学思想

1915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

1917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

层次

派别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实践活动

器物

地主阶级抵抗派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翻译西书

地主阶级洋务派

曾国藩、李鸿章、

张之洞

中体西用,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以自强、

求富

制度

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有为、梁启超

和平改良,君主立宪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黄兴

暴力革命、民主共和辛亥革命

思想

资产阶级激进派

陈独秀、李大钊、

胡适、鲁迅

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无产阶级

李大钊、陈独秀、

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一)对亚洲的影响

1.汉字

(1)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

(2)后来,各国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

⒉儒学

(1)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

(2)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___________。

⒊佛教

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⒋制度

(1)社会制度: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

①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

②7世纪,日本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育体制: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科举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样。

⒌其他

(1)“历史纵横”: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

(2)14世纪末,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