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VIP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4页

高一历史学科教学案

班级姓名使用时间:年月日

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目标

导学

引导学生如何去构建“大概念”并提供其基本路径。充分利用【单元标题】、【课程标准】、【单元概述】及【学学习聚焦】等资源去凝练“大概念”,进而统领所学内容,以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教材的重要性,进而充分利用教材、理解教材。教材提供了除正文以外的诸多资源,如地图、学习聚焦、史料阅读、历史纵横、图片、学思之窗、问题探究与学习拓展等,因为这些都是专家精挑细选的、权威的资源

希望能培养学生问题分析能力、信息提取能力与语言概括能力。通过问题驱动,希望学生能准确理解问题指向。提供材料及教材表述,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并能准确回答问题。

重点

难点

理解丝绸之路在经济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丝绸之路

教学案内容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一、丝绸之路

1.概念阐释: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2.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丝绸之路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多角度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

政治:加强对西部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经济:促进物种的交流,有利于边疆开发和经济发展。

外交:促进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

文化:“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精神,成为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历史象征。

二、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

1.丝绸之路的概况

(1)陆上丝路(西汉、隋唐、唐中后期、受割据和战乱的影响)

①西北丝路:长安,途径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终点(欧洲和非洲)、主要货物(丝绸)

②草原丝路: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起点)、咸海和里海(途径地)、欧洲和小亚细亚(终点)、皮毛茶、马(主要货物)

③西南丝路:长安或成都(起点)、沿横断山脉南下缅甸、印度西行(途径地)、中亚、西亚(终点)、茶、马(主要货物)

海上丝路(西汉、宋明、清中后期、海禁和闭关锁国)

①东线:中国沿海(起点)、黄、东海(途径地)、朝鲜、日本(终点)、瓷器(主要货物)

②西线:中国沿海(起点)、南海、印度洋(途径地)、西亚、北非(终点)、瓷器(主要货物)

分析宋代陆路丝绸之路的衰落,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

政治上:陆路中断,偏安南方,南宋政府积极推动对外贸易;

经济上:经济重心的南移;制瓷业发达,海路运输更适宜(海路比陆路更安全,载重量更大,成本更低)。

文化上:造船和航海技术发达。

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1)促进了中西方物质文化交流(商贸、技术、物种)

?随着中国丝绸的不断向西出口,养蚕和巢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也很早经由中亚向西传播。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从8世纪起,陶瓷特别是瓷器成为中国大宗出口商品,主要沿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等地深受当地人喜爱。

?西汉一度征服中亚的大宛国,获得了当地出产的良种“汗血马”,同时引进了优良的饲草宿苜,以及葡萄等水果,西瓜和中国古代文献中带有“胡”字的物种,如胡桃、胡瓜、胡葱、胡椒、胡萝卜等,原产自西亚、中亚、南亚等地,它们基本都是通过西域传入的。中亚和西亚的服饰、饮食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棉花从陆、海两个渠道逐渐传人中国在宋元时期发展为重要的经济作物。香料、珠宝、金银器皿等外来商品,早期多从陆路输人,自宋代起基本来自海路。

(2)促进了中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思想、文学、艺术)

从8世纪起,陶瓷主要沿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等地深受当地人喜爱,不仅被用于日常生活,而且成为建筑或墓碑的装饰品。由于社会需要,西亚和北非工匠大量仿制中国各类瓷器。尽管因为原料和烧窑技术的限制,他们烧造出来的实际上只是施釉陶器,但器形、色彩、花纹都与中国瓷器类似,这反映出当地人在审美等方面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中医药知识也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佛教在汉朝从印度经中亚传人中国,此后逐渐中国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丝绸之路沿线保存下来的著名佛教石窟,融汇东西艺术风格,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瑰宝。继佛教之后,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

(3)铸就了伟大的“丝路精神”,为后世留下丰富遗产。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