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关古道导游词.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梅关古道导游词

【篇一:梅关(导游词)】

梅关

沿途游览线路:

【古驿道历史地位】—【梅岭得名】—【梅关概况】—【凭吊古驿道】—【梅关的历史贡献】—【杨贵妃食荔枝史实】—【张九龄开驿道】—【梅花品性】

【梅关古驿道历史地位】

各位团友,今天我们去参观距离南雄市区20多公里的梅关和梅岭古驿道。秦汉以降,岭南与中原北方交通日渐频繁,以西江、北江和东江为骨架的水上交通线以北、西两个方向,越过五岭之间低矮分水岭或直接由河谷进入岭南各地,辐辏于番禺,形成树枝状交通网络。而岭南古代最主要水陆交通线梅岭古道,下浈水循北江南下番禺。著名中西交通史专家张星烺指出:“广州者,海舶登岸处也。唐时广州之波斯、阿拉伯商人,北上扬州者,必取道大庾岭,再沿赣江而下,顺长江而扬州也。”两宋时每天往返梅关伕力不下千人。岭下重镇珠玑巷,为客货水陆转运主要口岸,两旁茶坊客栈、各种店铺,鳞次栉比。明万历年间西洋传教士利玛窦取道珠玑巷逾岭北上,他看到“许多省份的大量商贾抵达这里,越山南运;同样地,也从另一侧越过山岭,运往相反的方向。运送广东的外国货物,也经由同一条道路输往内地。旅客骑马或乘轿越岭,商货则用驮兽或挑夫运送。这种不断交流的结果,使山两侧的两座城市真正成为工业中心,而且秩序整然,使大批的人连同无穷无尽的行装,在短时间内得到输送”。利氏所指两座城市,在南者即南雄州城,“是一个商业城市,水陆交通极为方便。欧洲、印度、马六甲、摩洛哥与其他地方的货物,这里可说应有尽有。它和中国各地大半皆有往来,许多货物经此而输往他省,因此船只往来不绝”。直到同治年间茂名籍举人杨廷桂《南还日记》仍载:古道“行旅如蚁,挤拥如观剧”。

【梅岭得名】

现在已到达梅岭。梅岭,是五岭(南岭山脉)之一的大庾岭一段,故梅岭又称大庾岭。梅岭横亘粤赣之间,岭有一隘口,一直以来是南北迁徙的通道。梅岭的得名,相传是源自战国末,因梅鋗率越人南迁居此拓荒筑城而得名。

【梅关概况】

梅岭巅建梅关,砖石构筑,座南朝北,东西横卧,紧连山崖。关楼上方现镶嵌明万历年间南雄知府蒋杰题的石刻匾额,北书“南粤雄关”,南书“岭南第一关”。关楼北面有闸门,闸门后设置关门,关门已毁,关门之南尚存门后两个拴孔。关楼北面有一关前石碑,高2.4米,宽1.4米,刻“梅岭”两个大字,是清康熙年间,南雄知州重立。关楼南门有一副对联:“梅止行人渴,关防暴客来”。

【凭吊古驿道】

经过大唐开凿大庾岭路碑、来雁亭,游览梅岭古驿道。驿道始通于秦汉,唐张九龄开凿扩展。古道从梅关向南北两边伸延,北连江西大余,南达广东南雄,全长40公里,道宽二至四米,以青石及鹅卵石铺砌而成。为古代沟通南北,连结长江、珠江水系的交通孔道,历代都有修补,并在路旁增植松、梅等树。粤汉(现京广)铁路和雄余(现323国道)公路开通后,梅岭古驿道失去了南北交通孔道作用,现仅存关楼两侧约八公里道路,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家看到驿道两旁的梅花了吗?梅岭,以梅著称,因岭上南北气候迥异,故有“南枝花落,北枝始开”的独特自然景观。经过夫人庙、玉皇殿,可瞻仰到陈毅元帅《梅岭三章》诗碑廊:“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

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梅关的历史贡献】

游览挂角寺、放钵石、卓锡泉后,往右上就是两江亭;梅岭是长江、珠江水系分水岭,两江亭取名即蕴含此义。由“长江亭”、“珠江亭”组成的“两江亭”,座落在梅关古道粤、赣两省交界海拔522.5米的山巅上,为两层建筑,底层为八角,楼层为四角,取意“四面八方”,亭建筑面积280平方米,高9.5米。再往上走我们到达了关楼---梅关。让我们回顾一下梅关历史吧:梅岭设关始于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积极开发岭南,公元前213年,在梅岭开山筑横浦关,打开了沟通南北的孔道。秦军民等大批入粤,置南海郡,促进了岭南经济及文化的发展。后来,横浦关毁于战火。从汉至唐,梅岭只有岭之称,而无关之名。现关楼是宋嘉佑年间建,历代修葺,保存至今的。梅关是既险且美的极致,她是陆路“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对中国二千多年来的经济、政治等方面有着深远影响。梅关的畅通,交通运输系统的完备,对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和文化统一,发挥积极作用,“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共产党宣言》)。清朝的广东官路:北京经涿州、雄县、德州、济南、徐州、合肥、南昌、赣州、韶关、广州。梅关下的赣江是唯一交通长江与五岭的南北走向的河道,广州至北京只有梅关两侧40公里的山路,其余是水路。

【杨贵妃食荔枝史实】

中国古代驿道与驿站等设施和机构组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iboxiw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