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史料一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①,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摘编自《中国政治制度史》史料二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③,行省主要官员通常由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农政事务和其他政务都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由于这一措施有助于防止地方割据,所以为明清所继承④。行省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史料呈现史料四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⑥……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行省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史料呈现史料三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候之镇而无诸候之权⑤,可谓于审力之形矣。——〔元〕赵天麟1.史料一中①说明了元朝行省的地位;②说明了元朝行省的职权范围。2.史料二中③说明了元朝行省制度下地方权力运作的方式;④说明了元朝行省制度对地方割据的影响。3.史料三中⑤说明了元朝行省制度的特点。4.史料四中⑥说明了元朝行省制度的优越性。行省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史料解读1.从史料一、2可以看出行省制度的哪些特点?提示行省既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行省拥有政治、军事、经济等大权;行省处理政务实行群官议政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分工合作,相互牵制。2.从史料二、3可以看出行省制度有何作用?提示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一制度被明清沿用,成为中国省制的开端;中央分割行省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加强对地方的控制。3.从史料四可以看出什么历史现象?提示行省制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高级演化形态,其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史料运用行省制度的特点和影响点拨提高行省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行省制度的特点①双重性,既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②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主辅结合,维护政治体制的稳定。③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解决了地方势力坐大的积习,有利于中央集权。④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相结合,有利于官员的相互制约。行省制度的特点和影响点拨提高(2)行省制度的影响①对当时的影响: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②对后世的影响: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创新,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行省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再见*一级标题:黑体,**一级标题:黑体,**一级标题:黑体,**一级标题:黑体,**一级标题:黑体,**一级标题:黑体,**一级标题:黑体,**一级标题:黑体,**一级标题:黑体,**一级标题:黑体,**一级标题:黑体,**一级标题:黑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