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研究》7300字.doc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研究》7300字.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hearticlediscussesthedevelopmentofdigitaltechnology,particularlyinthefieldofnetworkfraud.Itbeginsbyexplainingthatcybercrimeisagrowingphenomenonduetotechnologicaladvancementsandincreasinginternetusage.Thearticlealso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研究

目录

TOC\o1-3\h\u20282一、引言 1

19181二、电信网络诈骗概述 1

21744(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概念 1

10178(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特征 2

25642(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表现形式 2

148561.交易诈骗 2

230742.兼职诈骗 3

30473.交友诈骗 3

68614.金融信用诈骗 3

128455.仿冒诈骗 3

199076.色情诈骗 3

3082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3

15245(一)电信网络诈骗相关法律不健全 3

21937(二)公安机关打击手段单一 3

5675(三)相关行业存在不规范行为 4

19767(四)缺乏直接联系渠道,无法有效整合 4

3863(五)宣传网络不完善 4

25373四、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的对策 5

28173(一)完善刑法和监管机制 5

14884(二)公安机关应加强打击力度 5

9630(三)加强对相关行业的监督 6

6910(四)构建跨边界治理的协同机制 6

6627(五)构建健全的电信诈骗宣传网络 7

11480结论 7

32506参考文献 8

摘要

网络为我们开辟了新的世界,在这个数字时代,它给我们带来了人生完全不同的新体验,但伴随着网络欺诈的同时,电信网络诈骗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犯罪形式近年来发展迅速,形式也更加多样化。犯罪分子躲在互联网背后进行非法诈骗,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是犯罪分子之间的一道墙,犯罪分子以此做为挡箭牌,互联网设备和方式大大降低了犯罪分子犯罪的门槛和成本。犯罪分子可以肆意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事犯罪活动,这也增加了公安的破案难度

本文在分析电信网络诈骗、特点及其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概念进行分析,根据分析提出了电信网络诈骗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以及防范对策,包括完善刑法和监管机制、公安机关应加强打击力度、加强对相关行业的监督、构建跨边界治理的协同机制、构建健全的电信诈骗宣传网络的对策。

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表现形式,防控对策

PAGE

PAGEi

一、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首先加强信息交流,促进在全球一级交流各种信息来源;其次,互联网可以提高生产力,有效地加快传统行业的生产和学术交流,增加消费和生产力;第三,它也是各级文化和信息交流的一个良好平台,但因特网的发展与其他领域一样,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最终是一把双刃剑。在信息技术进程加快、互联网发展程度不断提高、网民用户的数量迅速增加的形势下,伴随而来的电信网络诈骗也在迅速发展。网络犯罪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网络犯罪正逐步成为故意犯罪、刑事犯罪、人赃犯罪的重要载体,在此背景下,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经济犯罪领域的一种主要犯罪形式。

但是网络在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的同时,电信网络诈骗也开始越来越多,由于网络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难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团伙可以伤害到各种群体,社会危害比传统诈骗更大。虽然相关政府机构加大了刑事措施力度,但问题依然比较严重,社会各领域尤其是广大网民,正因为如此,加强对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研究,不仅可以完善和丰富电信网络诈骗理论,而且可以拓宽研究领域和视野。

二、电信网络诈骗概述

(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概念

我国《刑法》中涉及诈骗定义,可以归纳为捏造事实,欺骗他人,骗取财物的行为,当骗取财物的数额较大时,构成诈骗罪。随着电信、互联网的发展,不法分子开始通过电信、互联网实施诈骗。2011年,最高法、最高检出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运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要求从严惩处通过电信、互联网等手段虚构事实,进行诈骗的行为;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8年印发《检察机关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指引》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出定义: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话、短信、互联网等电信网络技术手段,虚构事实,设置骗局,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骗取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网络发展的直接产物,是网络时代出现的诈骗新形式,其实质是传统诈骗犯罪在电信网络空间的一种异化表现。固定通话网、移动通信网、计算机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等信息网络的开放性、无国界性以及网络主体的无身份差别性都扩大了网络行为的自由度,拓展了人们表达自由的空间,但也为犯罪分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了便捷的工具和场所,滋生和助长了犯罪的产生。利用电信网络作为犯罪工具是电信网络诈骗区别于普通诈骗的根本性、实质性特征,这是因为虽然现在的网络诈骗形式多样、不断翻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电信网络诈骗利用电信网络平

文档评论(0)

02127123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关注原创力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