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社会心理学定义

心理学

F.H.奥尔波特

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

G.W.奥尔波特

个体心理怎样受他人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影响

社会学

艾尔乌德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

综合

社会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社会行为

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勒温公式:B=(P,E),

B代表行为,P代表个体,E代表情境;

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社会心理定义

社会刺激和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和社会层面

社会心理发展历程

分期

时间

特点

哲学思辨期(启蒙期)

古希腊到19世纪上半叶

对人性的争论

经验描述期(形成期)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在观察基础上客观描述和分析

实证分析期(确立期)

始自20世纪20年代

实证、定量、应用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社会学习论

班杜拉

联想(经典的条件反射)、强化、模仿和观察学习

社会交换论

霍曼斯

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人在交换中按照趋利避害的原则获取最大收益,减少代价。共有五个命题

布劳

社会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人们自愿的活动

符号互动论

詹姆斯米德

通过符号互动,人们形成社会关系

符号:语言、文字、记号等

精神分析论

弗洛伊德

意识与潜意识;力比多;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生本能与死本能;人格结构

荣格

集体无意识

霍妮

文化因素论

沙利文

人际关系学说

社会化的相关知识

社会化的概念

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再社会化的概念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遵守社会规范,树立生活目标,确立人生理想,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人类的遗传素质(复杂的神经系统)

社会化载体

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

社会化的分类

语言的社会化: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性别角色社会化:性(生物)、性别(人格)、性别角色(态度和行为);道德的社会化和政治的社会化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社会角色的概念

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社会角色的分类

按角色获得方式分为先赋角色,如父母;成就角色,如老师

按角色行为的规范程度分为规定型角色,如公务员:开放型角色,如朋友

按角色的功能分为功利型角色,如企业家;表现型角色,如教授

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为自觉角色,如演员;不自觉角色,如性别角色

角色扮演三要素

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

角色失调

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和角色失败(最严重)

自我、身份与自尊的相关知识

自我概念

(古老课题)

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状态的认知;主我是认识的主体,观察者;客我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更重要

自我的结构

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反思自我

自我概念的功能

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是心理自我(易错)

身份的概念

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出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

身份的特点

客观性、主观性、多重性、稳定性、契约性

自尊的概念

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自尊需要

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

自尊公式

自尊=成功/抱负

影响自尊的因素

亲子关系,即慈爱、要求一致、尊重、给予自由等;成功行为的反馈;选择优势活动,扬长避短;和相近似的人比较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的概念

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认知者的经验

图式即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图示的作用:对新觉察的信息起引导和解释的作用

认知者的动机和兴趣

认知者的情绪

印象形成的效应与印象管理

概念

解释

知识点

首因效应

最初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的机制。不熟悉或者少见的人之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一般来说,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

光环效应

晕船效应)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种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它品质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起作用的

刻板印象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人或事较为固定的看法

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简化社会知觉过程;有限经验的刻板印象有消极作用

总体印象

人在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情感和逻辑的一致性形成的印象。总体印象包括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

文档评论(0)

135****82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