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学习的实质:学习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什么。

2.学习的过程:为了实现学习结果,学生头脑中要进行什么样的信息加工活动。

3.学习的条件:为了顺利进行学习的信息加工活动所需要的条件。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桑代克、华生、斯金纳

;本章内容概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经典条件反射;第一节经典条件作用理论;1.经典实验

i食物唾液分泌

(无条件反射)

ii铃声无唾液分泌

iii铃声食物……铃声唾液分泌

(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3.经典条件反射的行为法则;二、华生的学习理论;;;三、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四、简短评价;第二节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2.学习是通过不断的尝试与错误实现的。

3.联结的形成遵循一定的规律:

效果律

准备律

练习律:应用律与失用律

;二、评价;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发展了巴甫洛夫和桑代克的研究

创立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提出了程序教学思想

;

一、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基本观点:

1.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指有机体在某种情境中自发做出的某种行为由于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即形成情境与反应的联系。

2.两种行为与两种条件反射的比较;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

1.强化

强化:操作性反应之后紧跟一个愉快的结果,从而增强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

强化物:凡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或事件

正强化(呈现正强化物):食物、金钱和赞许

负强化(撤销负强化物):撤销电击、收回批评

一级强化(食物、水)和二级强化(权力、财富、地位)

普雷马克原理: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刺激物

;;;3.强化程式分类;三、行为的学习

(一)新行为的塑造—程序教学

1.塑造(shaping)是通过小步反馈帮助学生达到目标。

2.斯金纳采用连续接近(successiveapproximation)的方法对趋于所要塑造的反应方向不断给予强化,直到引出所需要的新行为。

3.行为塑造技术包括连锁塑造和逆向连锁塑造。

(二)行为的消退与维持

(三)行为的分化与泛化

;四、评价

1.优点:提出了操作化条件作用原理;强化原理;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有利于提高人的学习效率。

2.不足:

a.忽视了学习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将人与动物学习等同。

b.激进的行为主义者,用单一的操作条件反射来解释所有行为,陷入机械唯物主义。;第四节社会认知学习理论;一、班杜拉社会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

让儿童观察现实、电影和卡通片中的成人榜样对玩偶的攻击行为,然后给儿童提供类似的情境。

结果表明,观察过这三类成人榜样的

儿童都会表现出类似的攻击性。即儿

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习得了新的

行为。;进一步揭示对榜样攻击行为的奖励和惩罚对儿童的模仿行为是否有影响。

说明:榜样行为的后果

影响儿童的自发模仿行为。

;为弄清榜样受奖励或惩罚是否影响儿童的学习过程,从而间接对模仿行为产生影响,班杜拉设计了另一种情境:

让上述三组儿童看完电影后回到游戏室,以糖果为奖励,让儿童尽量模仿电影中成人的攻击行为

结果发现,三组儿童的攻击性水平没有差异。

说明:榜样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只会影响儿童模仿行为的表现,而对这种行为的学习没有影响。

;;(1)班杜拉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和思想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而且更多受观察学习的影响。

人后天习得行为主要有两条途径:

一是行动性学习/直接经验学习:依靠个体的直接实践活动,就是从做中学并体验到行动结果的过程中来学习。

二是替代学习/间接经验的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这是人类学习的主要形式。

;(2)班杜拉关于学习实质的看法;(3)班杜拉提出影响观察学习的三种加工机制:

a.替代过程:

b.认知过程:

c.自我调节过程:

;(4)观察学习的过程;(二)三元交互决定论;(2)双向的交互决定论。行为是环境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结果。即行为起因于环境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B=f(PE)

(3)三元交互决定论:个体、环境和行为之间相互影响。这三类因素互为因果、彼此联系共同决定了行为的发生。

;三元交互决定论;(三)强化;;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四)评价;;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小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金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