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里的几大类故事和其中的经典篇目-(课件36张).pptx

聊斋里的几大类故事和其中的经典篇目-(课件36张).pptx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王士祯

聊斋志异蒲松龄

作者介绍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

蒲松龄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蒲家号称“累代书香”童年时跟着父亲读书,由于勤奋和颖慧而深得父亲钟爱。他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颇受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运笔成风”,一时文名颇高。一生刻苦好学,但自19岁“弁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康熙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危坐逝世。

写作背景清代突出的社会矛盾是民族矛盾,满清贵族入关后,中原人民的反抗始终没有停止。在“康熙盛世”,从皇帝到满族大臣,对汉族士子的怀旧情绪绝对不能容忍,制造文字狱,连写“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都要杀头,在文字狱威慑下,知识分子噤若寒蝉。在这样的情况下,长期乡居,深受黑暗社会重压,了解黎民苦难,熟悉科考制度种种弊端,他虚拟出鬼魂世界梦幻世界,写鬼写妖,他的“刺贪刺虐”才能入骨三分,这些幻想形式的采用,使得《聊斋志异》闪现出夺目的思想光辉和很高的艺术境界。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所收作品将近500篇。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这类名篇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

狐仙鸦头和书生王文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鸦头的母亲逼鸦头和姐姐化做人形并在青楼中为妓,迷惑嫖客害人为她带来暴利。公子王文和鸦头相爱并成功私奔而逃,但好景不长,鸦头被老狐狸精抓了回去并软禁,此时鸦头已经身怀有孕。王文苦恋鸦头,十年间寻找未果,在京中巧遇自己和鸦头的儿子,十岁的王孜,王孜长到十八岁,专能杀狐,救母而回,一家团圆。鸦头

莲香讲述了狐仙莲香和鬼女李氏与书生桑子明的爱情故事。起初莲香与桑生欢好,然后李氏乘莲香不来时来会桑生,后桑生身体每况愈下,莲香与李氏相互猜疑,后来莲香医好了桑生并让李氏认识到自己与桑生在一起会有损他的健康。李氏伤心离开并转世到刚死的燕儿身上,桑生娶了燕儿后不久,莲香产下一子狐儿并死去,十四年后转世又跟李氏和桑生在一起了。

《宦娘》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讲述女鬼宦娘对琴艺高超的温如春有情,但人鬼殊途,不能结合,为酬谢温如春的授琴之恩,促成其与世家小姐良工的美好姻缘。宦娘

二是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作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龄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名篇。

《叶生》说的是叶生学问很高,但由于科举弊端和社会黑暗,几次落榜未能考取功名,重病潦倒在家。当地的县官丁知县很欣赏叶生的文章,爱才有加,亲自陪同叶生赴京应考。在赴京的路上,丁知县要儿子拜叶生为师,丁公的儿子叫丁再昌,时年16岁,还不会写文章,但为人聪慧,任何文章只要读上两三遍便烂熟于心。在叶生的帮助下,丁公子不到一年就能落笔成文。不久,他就考取了秀才。叶生把自己生平所写的八股文全部口授给公子,省考时公子夺得第二名。丁公子在京城又中了进士,当上部中主政官。一年后,叶生参加京中乡试,竟考中举人。叶生

叶生取得功名,衣锦还乡,回到家,见门前冷落萧条,心里十分悲伤。他慢慢走到庭院中,正巧妻子拿着簸箕出来,她突然发现叶生在院子里,吓得丢下簸箕就跑。叶生心里很难过,他说:“现在我富贵了。你我三四年没见面,你怎么就不认识我了?”妻子站在远处说:“你已经死了很久,说什么富贵?之所以没有安葬你,是因为家里穷加上儿子又小。如今儿子长大成人了,马上就要厚葬你。请你不要作怪吓人。”叶生听了这番话,心里好生凄凉!他走进里屋一看,只见黑棺材明明白白地停放在那里,于是,他即刻扑倒地上,消失得无影无踪。叶生

于去恶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故事写北平名士陶圣俞顺治年间赶赴乡试,寓居城郊。遇一书生,邀与同居。书生自言姓于名去恶,乃赴试的冥中之鬼。去恶告诉陶生:冥间士子每在七月五日入闱考试,但前一日须考审试官。忽一日,于去恶面带忧色,原来文昌帝君奉命外出,考审试官之事遂罢,试官中皆是目盲的师旷和爱钱的一类人。试后于去恶虽然自负,但终于落第。场中结识的鬼友方子晋告诉他,桓侯张翼德巡阴曹至此,二人前往申辩,去恶终于得第授官。因急需莅任,遂安排方子晋先居陶家。陶生不久也入顺天科场,落第而归。时方子晋已生为陶生之弟。陶生又经两考皆不得中,直到顺治十四年科场舞弊案发之后,才中了乡试副榜,不久入贡。从此竟不以功名为念,兄教弟读,引为乐事。于去恶

王子安,是东昌府的名士,但屡次科考

文档评论(0)

134****797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