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水稻穗的分化发育与开花结实.ppt

2.1.4水稻穗的分化发育与开花结实.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生产技术》水稻生产技术认识水稻重庆市优质课程资源

目录重庆市优质课程资源水稻起源和分布1水稻种子萌发和出苗2水稻叶、根、蘖、茎的生长3水稻穗的分化发育与开花结实4水稻的一生5

四、水稻穗的分化发育与开花结实重庆市优质课程资源

(一)穗的分化发育1、穗的形态结构穗为圆锥花序,中间有一穗轴,轴上有节叫穗节,最下一个节称穗颈节;穗节上有退化的苞叶,第一苞在穗颈节上;穗节上长出分枝叫一次枝梗,从一次枝梗上又可长出二次枝梗,在一次枝梗的顶端和二次枝梗上长出小枝梗,小枝梗末端着生小穗(颖花);每小穗有两片护颖(针状),内有三朵小花,上位花结实,它包括内颖、外颖、雌芯(1)、雄芯(6)。四、穗的分化发育与开花结实

2、稻穗的分化①—④根据各个器官原基的出现为标准,又叫幼根形成期;⑤—⑧以花粉粒发育为标准,称孕穗期。

3、影响穗分化的因素(1)温度最适温度为30℃左右。(2)水分减数分裂期对水分最敏感,受旱后颖花大量退化,减产十分严重。(3)光照(4)土壤营养

(1)颖花数的决定时间:颖花数是由分化颖花数和退化颖花数之差所决定的。前者以二次枝梗为中心,为颖花数增加期;后者以减数分裂期为中心,是颖花退化期。4、每穗颖花数的决定与颖花退化

(2)颖花退化的原因及防止措施原因:

①增花过头;

②减数分裂期无机养分不足;

③阴雨、封行过早、光照弱;

④减数分裂期干旱。措施:

①改促花肥为保花肥;

②合理密植;

③孕穗前后一定保水层。

(二)开花结实(1)抽穗与开花的过程:①单穗抽出期:需3-5天。②大田抽穗期:大田中开始有稻穗出现时,叫见穗期;有10%的稻株见穗时为始穗期;有50%时为抽穗期;有80%时为齐穗期;从始穗到齐穗约需1周。③开花时间:正常情况下上午9-10时开花、11-12时最盛,下午2-3时停止。④开花顺序:先主茎后分蘖;在一个穗上,先上部枝梗后下部枝梗;同一枝梗上,顶端颖花先开,然后由基部向上顺序开放,顶端第二朵花开花最迟,先开的花叫强势花,后开的花叫弱势花。1、开花与受精

①温度:最适温度为30℃左右,低于23℃裂药受影响,低于20℃花粉发芽和花粉管伸长迟缓。开花期日均温不能低于20℃。②湿度:湿度过大或过分干燥都影响开花受精。③风与光:风速过大影响受精;花期前遮光可使花期提前。(2)影响开花受精的环境条件

空壳——由于环境不良,使受精过程遇到障碍而没有受精或颖花的生殖器官发育不正常的谷粒称为空壳(即谷壳完整而其中没有米粒)。形成原因与防治措施:①开花受精时低温,日均温≤20℃。选用适宜的品种,掌握适宜的播期。②干旱。开花期一定保水层;开花期禁止打药,非打不可者,要在9点以前或16点以后进行。(3)空壳的形成与防治措施

2、灌浆结实过程(1)过程①乳熟期:开花后3-5天到花后20天左右。是米粒体积建成期,一般米粒花后5—7天达最长,花后12-14天宽度和厚度接近最大值;是干重增加最快的时期,干重增加高峰在花后15-20天出现;胚乳呈白色乳浆状,含水多;米粒与谷壳仍为绿色。

②蜡熟期:花后20天左右到花后30—45天。干重增加速度下降,在花后25—45天干重达最大;胚乳由乳浆状变为蜡状,含水量下降;谷壳开始发黄,但米粒仍是绿色,穗头沉下。③完熟期:米粒继续失水硬化,变成透明硬实状;干重最大,适于收割。

(2)影响灌浆结实的因素①灌浆物质的来源。在运往穗部的灌浆物质中,有25%是由抽穗前叶、鞘和茎中的贮藏物质运转而来,有75%是出穗后绿色部分的光合产物。因此,抽穗前培育壮秆、抽穗后保护顶三叶的光合性能,对提高粒重有重要作用。②温度:日均温度21-22℃,昼夜温差大,最适于粳稻灌浆结实;平均气温在15℃以下,米粒基本停止灌浆。③光照:光照强度大,有利于米粒灌浆结实。

(3)秕粒的形成与防治措施秕粒——已受精的子房,在膨大过程中中途停止发育,米粒充实度不到2/3的,均算作秕粒。形成的原因与防治措施:①灌浆期温度<15℃;选适宜品种,早播,早栽。②干旱或长期保水层;乳熟期不能缺水,进入蜡熟期,干湿交替、以干为主,养根保叶。③脱肥:抽穗前后施少量N肥或叶面喷肥。④倒伏或病虫害。

3、结实率的决定和提高

(1)结实率的决定时间:减数分裂期、抽穗期和灌浆盛期对结实率的影响最大。

结实率(%)=[(颖花数-不实粒)/颖花数]×100%。不实粒包括:空壳、秕粒。未受精粒(空壳)——抽穗开花期形成不实粒a.植株化学成分:CH2O在叶、鞘、茎中积累多,则结实好抽穗前影响b.穗抽枝梗的维管束发达,则结实好c.单位面积的颖花数少,则结实好停止发育粒(秕粒)抽穗后影响:光合能力、呼吸量、运转率等

(2)提高结实率的途径①选

文档评论(0)

一笑倾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