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珍珠鸟》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年级上册《珍珠鸟》课件

汇报人:

2024-01-15

目录

contents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文本解读与赏析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

思考与讨论环节

课堂活动设计与实践

课后作业与巩固练习

0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冯骥才,当代作家、画家、文化学者,浙江宁波人,祖籍浙江慈溪。

主要作品有《珍珠鸟》、《俗世奇人》、《铺花的歧路》等,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百种。

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重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作者通过描绘珍珠鸟的形象和与珍珠鸟的相处过程,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爱与信任的深刻思考。

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珍珠鸟》写于1984年,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不久,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

《珍珠鸟》所处的时代背景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自然和生命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

该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当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它以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引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同时,它也以其优美的文笔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小学生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目之一。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总分总结构

01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述珍珠鸟的特点和作者的喜爱之情,然后分述珍珠鸟的外貌、习性、叫声等方面的特点,最后再总结全文,表达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和赞美。

生动形象的描写

02

文章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手法,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珍珠鸟的形象和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能够看到、听到、感受到珍珠鸟的美丽和可爱。

情感与景色的交融

03

作者在描写珍珠鸟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使得文章不仅具有客观性,更具有主观性和感染力。同时,作者还将珍珠鸟与周围的环境景色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外貌特点

珍珠鸟体型娇小,羽毛色彩鲜艳,嘴巴尖细而向下弯曲,眼睛黑亮如豆。这些特点使得珍珠鸟看起来非常可爱和迷人。

习性特点

珍珠鸟喜欢栖息在幽静的山谷或林间,常常在树枝上跳跃、飞翔。它们鸣声清脆悦耳,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此外,珍珠鸟还非常机警和灵活,能够迅速应对周围环境的变化。

叫声特点

珍珠鸟的叫声非常独特和优美,有些类似于夜莺的歌声。它们的叫声可以通过不同的音调和节奏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如求偶、警告、驱赶入侵者等。

对自然的热爱

通过作者对珍珠鸟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写,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作者欣赏自然之美,尊重自然规律,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对生命的尊重

作者在文章中不仅赞美了珍珠鸟的美丽和可爱,还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作者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而珍贵的,应该得到人类的善待和保护。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珍珠鸟作为一种美丽而可爱的动物,代表了美好事物的一种象征。作者通过赞美珍珠鸟来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倡导人们应该珍惜和追求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03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

生字词:垂蔓、深幽、雏儿、蓬松、咂嘴、索性、细腻、流泻、信赖等。

重点句子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郭沫若先生的散文《白鹭》,用非常精彩的语言描写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白鹭》

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讲述了一只带伤的小麻雀被猫咬伤和作者救助的经过。通过描写小麻雀的弱小、无助与猫强大、凶狠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与怜爱。

《小麻雀》

04

思考与讨论环节

作者对珍珠鸟的第一印象是娇小、可爱,对其充满了好奇和喜爱。

初始印象

情感深化

内心矛盾

随着与珍珠鸟的接触增多,作者逐渐感受到它的聪明、灵动,对其情感愈发深厚。

当珍珠鸟飞离作者时,作者既感到失落,又为其自由而高兴,表现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03

02

01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界和谐共处。

尊重自然

人类应该将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视为平等的伙伴,而不是随意支配的对象。

平等对待

人类应该努力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让地球家园更加美好。

和谐共生

阅读体验

在阅读《珍珠鸟》时,我感受到了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深厚情感,也体会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感悟与思考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

文档评论(0)

老狐狸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