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车身的降噪结构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客车车身的降噪结构设计

摘要:结合某型客车车内降噪的研究和实践,本文论述了在客车车身的结构设计中综合运用吸声、隔声和阻尼减振技术控制车内噪声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客车车身结构设计噪声控制

汽车噪声分为车外噪声和车内噪声,车外噪声主要造成环境公害,车内噪声影响乘坐舒适性,为此,GB1495《机动车辆允许噪声》规定客车车内最大噪声级不大于82dB(A)。某型双层公路客车(以下简称双层客车)车内噪声实测结果如表1所示,超过了国家规定。

双层客车车内噪声的来源主要是发动机噪声、底盘噪声和车身蒙皮振动噪声,这些噪声源的噪声能经空气和固体传入车内,并可能产生空腔共鸣现象。目前国内大多数双层客车制造厂所用发动机和三类底盘属外购件,选用振动小、噪声低的发动机和底盘是解决车内噪声问题最简单的方法,但由于目前我国大功率柴油机和大型客车专用底盘性能相对落后,进口产品价格又太昂贵,所以对发动机和底盘提出过高的要求是不现实的。而在客车车身的结构中设计合理的降噪结构,实现车内噪声控制既是必须的,也是现实可行的。为此,本文针对某型双层客车,论述车身的降噪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原车结构特点

某型双层客车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它属柴油发动机后置式,发动机舱尺寸为2350mm×1850mm×1250mm,空间较大。发动机和乘客区之间有一隔墙,其面积为2350mm×1250mm,隔墙为方钢管骨架覆薄板结构,薄板厚度为1mm,结构如图3b所示。在发动机舱周围车身骨架间填有50mm厚的硬质泡沫塑料。车厢后部座位底板为2600mm×800mm的厚1mm薄板,仅由一根居中横梁支撑,处于后桥车轮上方;后部过道地板为一2000mm×740mm厚1.5mm薄板,仅由四周支承。整个车厢部分车身骨架间填有硬泡沫塑料,内部用华夫板装饰,座位底板及过道地板铺设了塑胶地板革。

图1某型双层客车简图

1.发动机仓2.座位底板3.隔墙4.发动机

2原车噪声测试与分析

根据GB[KG*2]1496—79《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的规定,对样车车内噪声进行了测试,其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车厢内前、中、后部噪声以后部为最高,超过现行规定(≤82dB(A));车厢内噪声在125~2000Hz频段内较大,在500~1000Hz处有一峰值。

(1)发动机舱

汽车停驶状态,在发动机转速为2200r/min时,隔墙发动机舱侧所测得的最大噪声为112dB(A),用BK2230进行频谱分析,其结果如图2所示。比较图2和表1可知,隔墙具有一定降噪效果,但不够理想。

图2发动机隔舱噪声频谱图(BK2230)

(2)内饰材料

原车在车厢及发动机舱部分车身骨架间填有硬泡沫塑料,原意图是吸声和隔热,在车厢内侧用华夫板装饰和吸声,其吸声系数实测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硬质泡沫塑料和华夫板吸声系数都很小,吸声效果甚微。

?降噪原理和结构设计

3徐芝纶.弹性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许林云等.汽车发动机隔声舱的设计.江苏理工大学学报,1995.(4)13~17

文档评论(0)

188****01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