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项目十一 01产量.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主要性状的遗传Inheritanceofmainplantcharacters项目十一主讲教师:刘学勤办公室:研发楼A217QQ:764779742

产量01品质02成熟期03目录CONTENTS抗性04

任务一产量PART0101

任务一产量丰产是植物育种的基本要求,具有丰产潜力的优良品种是获得高产的物质基础。产量包括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作物一生中所产生的全部有机物质的总量为生物产量,其中有经济价值的那一部分的总量则为经济产量。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称为“经济系数”或“相对生产率”。用以生产果品、蔬菜、切花等产品的植物经济系数较低,且品种类型间差异较大。如萝卜、胡萝卜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比例控制问题。一般生物产量高,经济产量也高,反之亦然。产量构成因素实质是进行产量综合目标性状的分解,从各个小的目标性状着手解决整个产量育种目标。如单位面积的株数、单株产品器官数(如单株穗数、每穗果(粒)数、单株结果(荚)数等)、产品器官的质量(如粒重、单果重等)。各因素之间相互关联或制约,且各因素是可变的。因此要根据产量构成因素提出提高产量潜力的育种思路。

任务一产量一、果实大小果实大小(果重),是种质资源描述的主要内容,也是重要的商品性状。在不同基因型之间甚至同一基因型内变异广泛,蒲富慎(1979)等众多研究人员认为果实大小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宫象晖等(2006)通过对研究通过偏度和峰度检验,所配曲线正偏斜(偏小),峰度高耸,集中于30~60g(图11-1)。这表明梨杂种后代果重是连续性偏小分布,衰退趋势明显,因此,梨的果实质量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在其遗传值中,非加性效应较大,使后代与亲本相比表现明显的衰退趋势。

任务一产量

任务一产量二、果实数目番茄F1的增产因素与单株结果数有关,但现有结果表明结果率与单果重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说明番茄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存在明显的制约关系。张汉卿等(1981)发现番茄单株果数的遗传方差大于环境方差(表11-1),其遗传力为50.36%~60.74%,在有小果型参加的组合中遗传力较高,遗传给后代的可能性为69.9~79.4%,同是大果型的组合F2和F3的不同世代遗传给后代的可能性分别为43.34%和48.53%。单株果数的遗传进度要小于单果重。

任务一产量番茄杂种后代的遗传力及遗传方差

任务一产量胡开林(2001)研究发现苦瓜单株果数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且具倾大值亲本的现象,其广义遗传力为66.42%,狭义遗传力为61.94%,为高遗传力性状,容易对其进行遗传改良。Sharma(2013)发现辣椒F1的单株果数具有超亲或超标优势,但非加性效应主导。隋益虎等(2014)的研究表明辣椒单株果数性状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B-1)模型,且分离世代F2主基因遗传率高达70.13%。因此,认为辣椒单株果数性状的选择应在分离时代的早期进行。邹学校等(2007)采用双列杂交和Hayman分析法研究显示,结果数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

谢谢观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方世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105013000012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