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述北京市轨道交通大兴线工程土建施工06合同段的总体施工方案详细列出了各阶段划分施工顺序施工重难点分析等内容并指出施工重点难点及对策同时指出了施工部署及安排施工准备工期安排以及施工资源配置等关键环节的合理性

目录

TOC\o1-3\h\z\u一、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1

三、总体施工方案5

3.1阶段划分及施工顺序5

3.2施工重难点分析7

施工重点7

施工难点及对策7

四、施工部署及安排7

4.1施工准备7

4.2工期安排8

4.3资源配置9

机械、设备配置9

劳动力配置9

主要材料方案9

五、结构检算10

5.1侧墙模板检算10

5.2侧墙模板支架的检算15

5.3中板、顶板模板检算16

面板检算17

支撑板模的小楞检算17

支承小楞的大楞检算18

碗口式脚手架检算19

六、模板、支架施工技术措施20

6.1侧壁模板及支架安装20

6.2中板〔顶板〕模板施工21

6.3模板的撤除21

七、模板及脚手架工程施工的危险源辨识及专项平安保证措施22

7.1模板及脚手架施工的主要危险源22

7.2专项平安保证措施22

平安防护22

机械平安22

模板及支架工程施工专项平安措施23

八、施工应急预案25

8.1目标与方针25

8.2组织机构26

8.3应急保障措施27

附件:30

区间风道〔T10B联络通道〕、风井主体结构

模板、支架平安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北京市轨道交通大兴线工程土建施工06合同段招标文件、投标文件;

2、相关设计文件、设计说明及施工图纸;

3、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4、相关的施工技术标准、验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

5、我单位施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及机械配备能力;

6、T10B联络通道工区总体施工方案安排及目前施工现状;

7、建设部建质[2004]213号文件的通知要求。

二、工程概况

北京市轨道交通大兴线工程土建施工06合同段主要施工任务为“一站一区间”,即韩园子站和义和庄站~韩园子站区间。

区间南北走向穿行于新源大街下方,北承义和庄站,南至韩园子站,双线全长5352.292m,采用浅埋暗挖法、明挖法施工。区间设有T10A、T10B、T10C、T10D四个联络通道,其中,T10B联络通道与风道合建,T10A、T10C联络通道与泵房合建,T10D联络通道单独设置。

区间风道〔T10B联络通道〕位于区间中部,新源大街与黄良路交叉路口的西南角,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开挖支护施工完成后,进行风道主体结构施工。

区间风道主体结构由风井段、单层风道段、双层风道段三局部组成。

风井段为矩形框架结构,井壁厚度根据埋深分上下两局部,上部井壁厚度300mm,下部井壁厚度400mm,中隔壁厚度400mm.

单层风道段为单层三跨矩形框架结构,包括2个风道〔净跨6800mm〕和疏散通道〔净跨1800mm〕,结构顶板和侧墙厚500mm、底板厚600mm、中隔墙厚400mm。

双层风道段为双层框架结构,结构顶板和侧墙厚700mm、底板厚800mm、中板厚400mm、端头墙厚800mm,联络通道中板及中隔墙厚300mm。

双层风道与单层风道主体结构衔接处设一处变形缝。

区间风道〔T10B联络通道〕主体结构见图2-1、2-2、2-3、2-4、2-5所示。

图2-1风道地下一层结构平面图

图2-2风道结构纵剖面图A-A

图2-3风道地下二层结构平面图

图2-4风道结构横剖面图1

图2-5风道结构横剖面图2

三、总体施工方案

3.1阶段划分及施工顺序

根据区间风道、风井〔T10B联络通道〕总体施工方案安排,拟定风道、风井〔T10B联络通道〕主体结构施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具体施工顺序如下:

1、双层风道段主体结构施工〔第一阶段〕:底板施工〔预埋联络通道中隔墙钢筋,预留抓斗基坑和集水井〕,撤除第四道钢支撑→施作第三道支撑以下侧墙主体结构〔预留隧道正线洞门〕,撤除第三道钢支撑→第三道支撑以上侧墙及中板结构施作〔预留中板孔洞、隧道正线洞门〕,撤除第二道钢支撑→施作中板以上第一层侧墙主体结构〔预留与单层风道的衔接开口;南北侧墙不完全施作,留置1.7m宽度,以防止施工缝处于结构变断面处〕,撤除第一道钢支撑→施作中板以上第二层侧墙及局部顶板→风道中板、顶板剩余结构,联络通道中隔板施作。见图3-1所示。

图3-1双层风道主体结构施工顺序图

2、风井段、单层风道段主体结构施工〔第二阶段〕:破除单、双层风道衔接处围护桩→施作衔接处双层风道主体结构剩余局部〔预留变形缝〕→单层风道段、风井段底板施作→单层风道段、风井段侧墙施作→单层风道段顶板施作→风井段剩余侧墙施作→回填。见图3-2所示。

图3-2单层风道、风井段主体结构施工顺序图

3.2施工重难点分析

3.2.1施工重点

〔1〕区间风道主体结构断面型式复杂多变,预留空洞较多,分层分段浇筑成型难度较大,确保主体结构施工及成型质量是施工中的重点;

〔2〕主体结构分层分段浇筑成型,形成纵、环向多道施工缝,需预留钢筋处

文档评论(0)

147****426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认真 负责 是我的态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