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素材 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青岛版.docxVIP

四年级科学下册素材 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青岛版.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最新六三制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填空

1.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或者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等现象,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2.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给静止的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它的运动状态,使它运动起来。文具盒原来是静止的,用手使劲碰一下文具盒,文具盒开始滑动,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用手挡一下滑动的文具盒,文具盒停止了。

3.运动的球把瓶子击倒、运动的锤子将核桃砸列、飞出去的石子打下树上的果子等事实,推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结论,这就是推理。

4.对抛、平抛、自由下落等方法研究小球运动,小球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小球运动用它的快慢、方向、轨迹等方面描述。

5.滑道运动:运动轨迹为曲线,是曲线运动;箱式电梯:电梯向上或向下运动,运动轨迹为直线,是直线运动;滑冰运动:运动轨迹有时为直线有时为曲线。写字时笔尖的运动:运动轨迹有时为直线有时为曲线。得出结论:按照运动路线,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6.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铅笔盒在桌上平推,其运动形式为平动;在桌面上弹拨钢尺,钢尺运动形式为振动;转动的风车运动形式为转动。

7.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多种运动形式。

超市购物车车筐(体)是运动形式是平动,车轮是转动;

直升飞机在空中飞行,飞机体运动形式是平动,而螺旋桨运动形式是转动。

骑变速自行车、行驶的汽车:车体运动形式是平动,车轮和脚踏板运动形式是转动,座位下的弹簧和减震器运动形式是振动。

8.尺子发声时会振动,音叉发声时会振动,要让物体产生声音,物体必须

振动,这就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物体的振动。也就是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9.敲击音叉后再迅速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发出“当——当-”声,水面出现波纹,有许多小水珠溅起来;

用两个杯子相互倒入水看实验现象:听到“哗——哗——”声,水面出现波纹,有许多小水珠溅起来;

吹塑料瓶听声音摸塑料瓶,瓶里的泡沫颗粒跳动,发出“呜——呜——”声;

自己说话时摸一摸声带,手有震动感觉。

通过实验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发声。

10.根据音叉、水、空气、橡皮筋等发声时都在振动的现象,得出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的结论就是在归纳。

1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一旦停止,声音也就停止了。”

12.声音具有能量:例如:声音大震耳朵疼;声音震灭蜡烛;超声波震碎体内结石;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音乐疗法;敲击鼓面,蜡烛的火焰有会产生晃动;巨大声音震碎玻璃杯等。

13.物体哪部分振动发出声音的探究:音乐家能利用琴弦的振动,演绎出许多美妙动听的曲;溪水叮咚是水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蝉腹部的发声器(膜)振动发出声音;青蛙靠气囊的振动发声。

14.研究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在一张桌子的两端,一个学生在桌子的一端轻轻地敲,另一个学生耳朵紧贴桌面的另一端倾听,可以听到声音。得出“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15.探究声音在液体中传播。把两块石块浸入水槽中的水里面,在水中敲击石块,一个学生把耳朵紧贴在水槽壁上倾听,可以听到撞击声音。实验结论:液体能传播声音。

16.探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空气靠粒子传播声音。如击掌发声传播、人

的叫喊声传播、空中飞机声传播、上课铃声传播等都是在空气中传播的。“抽空玻璃钟罩内空气,听不到钟罩内闹钟的声音。”

17.在一个密封的玻璃种罩内放进一只小闹钟,用抽气筒抽玻璃罩里的气体直至真空,观察现象。

现象1:小闹钟的声音随罩内空气越来越少,声音越来越小。

现象2:小闹钟在近似真空状态下,几乎听不到声音。

思考:月球上、太空场内能否听到声音!(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8.我们可以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听到铃声;当我叫一个同学时,其他在不同方向的同学也能听到,这也说明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

19.铁道游击队队员把耳朵贴在铁轨上探听远处是否有火车来了。他们通过固体传播声音来判断的。

“隔墙有耳”听声音,声音在固体和空气中传播;

“怕得鱼惊不应人”中“鱼惊”的声音在在液体和空气中传播。

狗耳朵贴地睡觉判断主人,狗听声音通过声音在固体和空气中传播。

总结: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20.比较用棉线和铜丝做的“土电话”,发现:铜丝(金属丝)材料做的“土电话”听到的声音大些,铜丝(金属丝)传播声音效果好于棉线。把铜丝做的“土电话”的铜丝放松,与拉紧时听到的声音对比:发现:拉紧的时候声音大,放松时候几乎听不到声音。

文档评论(0)

132****28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