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高考优秀作文素材(推荐).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听爸爸说我小的时候,喜欢看书,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去他的书房里“捣乱”,

找几本认为不错的古典名著来阅读。说是阅读,倒不如说是浏览:毕竟当时的我

才8岁,只会看那些插图,是看不懂它的内涵的。可也就是这些栩栩如生的插图,

让我爱上了古典名著阅读。

8岁时,第一次翻开了《红楼梦》,那微微泛黄的书页,似乎被我的前人翻

阅过很多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人物的图片,画上的女子,明眸皓齿,胜

似天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在脑海里留下了《红楼梦》好看的印象。

10岁时,初学文字的我再一次看见了《红楼梦》,咬着手指头,却怎么也

读不懂。繁琐的字体,枯燥的文字,让我理解了《红楼梦》的含义,那就是:乏

味。

13岁时,偶然间听到同学在讨论《红楼梦》中的故事情节,令我意外的是,

我竟然对他们所说的情节没有丝毫的印象。回到家里,我在书架的最上一层找到

了它,可它早已被尘土遮盖了模样。坐在窗前,我带着疑问翻开了它,第一页,

仍是那些女子微蹙黛眉的模样,我冲她们微微一笑,便扎进了《红楼梦》的海洋。

这回,我用我这--年来学到的知识读“懂”了它。在这里,我明白了林黛玉和贾

宝玉相爱却不能相守的无奈,也气愤林黛玉不敢爱的软弱,更惋惜她郁郁寡欢,

泪尽命绝的悲惨命运,同时也憎恨王夫人等人扼杀他们爱情的残忍。这一切,让

我明白封建是多么可怕,甚至有些庆幸自己生在了二十一世纪,不用囚禁在“女

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中。也正是因为时代的不同,我才能和男孩子一样坐在教

室里学习,分享知识的快乐。

14岁时,应老师要求赏析《红楼梦》,这一次我又有了新的感受。开始羡

慕作者的才华横溢,把人物刻画得如此传神,宛若真人站在你面前一般。想象力

还那么丰富,情节曲折跌宕,让我不得不叹服。

如今,我15岁了。再一次坐在窗前,拿起《红楼梦》,不知道又会对它做

何诠释。不过我相信《红楼梦》一定能给我全新的感受,让我体会到它更深一层

的含义。如果有一天,你偶然看到了这篇*,何不尝试着去体会一下《红楼梦》

的意味悠长呢?

红楼梦,梦断愁,情字何解。

两情悦,终不守,阴阳隔绝。

2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曹雪芹

很小的时候,就“瞄”上了书架上那本厚厚的《红楼梦》理由很简单,同桌

总会哼上几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恰似一朵清云刚出……”他得意地向我炫耀

这是源于一本叫《红楼梦》的书。

《红楼梦》?我一下子联想到《爱丽丝梦游仙镜》,这大概也是好看的童话

吧,那个“林妹妹”有没有白雪公主漂亮呢?

带着种种疑问,小小的我翻开了这本“大部头”。天哪!据不完全统计,有

百分之五十的字不认识,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文字我读不顺口,有百分之九十的话

让我坠如雾里……倒是乌家庄“孝敬”宁国府的那张清单让我感兴趣了一段时间。

于是,我得到了一个答案:《红楼梦》是写几个有权有财的人家的书,平平淡淡,

没有童话好看,不读也罢。

再读“红楼”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了,没办法,要交读书笔记呗,只得硬着头

皮再度捧起《红楼梦》。那时正醉心于唐诗宋词,于是,《红楼梦》立即让我爱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多美的句子!

本着“爱乌及乌”吧,我开始煞有介事地“研读”起《红楼梦》来,还学着

金圣叹作评注,几番圈圈点点,倒也读懂了不少,于是开始把“真事隐去,假语

村言。”挂在嘴边,虽然对颦儿整天哭哭啼啼,怡红公子整日挨训仍不甚明白,

倒也得出了又一个新的答案:《红楼梦》确实让人“余香满口”只是我读不懂的

地方还太多。

以后的日子里,读《红楼梦》的次数多了起来,开始渐渐懂得颦儿“孤高自

许,目下无尘。”背后的无奈,渐渐了解宝玉“富贵闲人”中隐藏的叛逆,渐渐

明白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的事故冷漠;我会为晴雯的反抗拍板叫好,我会为

袭人的谨慎小心微悠然叹息……

吟着“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吾谁与逝,谁与吾从,

渺渺茫茫,归彼大荒”,我不在醉心于词句的优美,而是对那个时代的悲哀无奈

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问妈妈:“为什么读得是同一本书,却每次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呢?”妈妈

回答:“因为你长大了。”或许吧,那么,下次再读《红楼梦》,我又会得到一

个怎样的答案呢?

3

以贾,史,王,薛四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