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和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综合训练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和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综合训练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和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任期的流官管理。雍正帝令其悉心办理,“制苗之法,固应恩威并用”。鄂尔泰在云贵地区大力推行,“改流之法,计擒为上,兵剿次之;令其自首为上,勒献次之”。鄂尔泰的这一做法()

A.是对民族地区管理的政治探索B.创新了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C.彻底实现行省制的全国性普及D.提升了民族区域自治水平

2.[2023·广东深圳外国语学校期末考试]清代康乾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同时许多地区出现“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的问题;许多地方志中出现围湖围江成田、进山毁林垦荒的记载。这表明康乾时期()

A.急需变革政治制度B.贫富悬殊,矛盾重重

C.社会生态危机显露D.高产作物引进激化矛盾

3.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是活动的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其意惟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据此可以判断,“行中书省”是()

A.中央的派出机构B.皇帝的中枢秘书机构

C.地方的自治机构D.掌管民族事务的机构

4.北宋理学家“二程”说:“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这表明“理”是()

A.物体的自然属性B.忠孝等人伦道德规范

C.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D.“圣人”的精神境界

5.苏轼在《代张方平谏用兵书》中说:“昔仁宗皇帝覆育天下,无意于兵。将士惰偷,兵革朽钝,元昊乘间窃发,西鄙延安、泾、原、麟、府之间,败者三四,所丧动以万计……”以上材料描述的是()

A.冗官冗费的问题突出B.积弱的表现和原因

C.庆历新政未发挥作用D.北宋边防压力巨大

6.清初的密折制度规定,皇帝特许的官员可以将相关政务、人事等方面的第一手情况“密折奏事”,由专人送达御前,并由皇帝亲自批答。这一制度的推行()

A.确保了官员呈递奏折的权利B.消除了君臣之间的隔阂

C.利于皇帝严密掌控行政体系D.大大降低了行政的效率

7.下面为北宋“二府三司”制度的结构框架图。这一制度的设立,反映了()

A.君权对相权的制约B.专制皇权受到削弱

C.宰相职权范围扩大D.中央加强控制地方

8.[2023·河南许昌二模]宋初最高统治者重视《大学》和《中庸》,不仅亲自抄写,还赐予臣下学习。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赐进士王拱辰《大学》篇一轴。自后,登第者必赐《儒行》或《大学》《中庸》篇。宋统治者的做法()

A.意在抬升理学的政治地位B.助推了儒学新形态的形成

C.践行了“知行合一”理念D.打击了佛教、道教势力

9.[2023·广西百色期末考试]下面为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政权创立的文字的特点和功用,据此可知()

政权

造字特点

文字功用

参照汉字,以隶书之半增损之

刻石立碑;文学创作

西夏

“汉字型”文字,构造合理,表达清晰

佛经、法律、字典、经史著作

依仿汉人楷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国语,制女真字

用以科举;翻译经史著作

A.书法开始兼具审美性与实用性B.汉字演变由繁杂到简化的历程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D.文字演变反映了政权分裂对峙

10.《辽史》记载,辽太祖曾问侍臣:“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耶律倍曰:“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太祖大悦,即建孔子庙。据此可知,此时辽国()

A.民间宗教信仰盛行B.心学占据主导地位

C.官方接受儒家文化D.推行无为而治理念

11.元代科举分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应考,乡试时考两场,要求相对简单;左榜供汉人、南人应考,乡试时考三场,要求相对严格,乡试、会试考中名单都按种族分配。这表明元朝()

A.以科举制度作为协调蒙汉关系的主要手段B.科举制度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C.统一后全面推行汉化政策D.注重协调各民族间的关系

12.[2023·重庆市三模]五代时期的官僚冯道历仕四朝,侍奉过十个皇帝,有“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称誉”的声望。到了北宋时期,有人则评价其“道相四朝,而偷生苟禄,无可旌之节”。这种评价的变化反映了宋代()

A.世家大族特权的弱化B.国家统一得以实现

C.传统政治伦理的重建D.社会风气重文轻武

13.乾隆时期,闽浙总督杨廷璋奏称:近来粤、闽贸易番舡(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舡,亦多有停驾不开者。在外番因不能置买丝斤,运来之货日少,而内地所需洋货,价值亦日见增昂。这反映出()

A.官员对“海禁”政策的否定B.国内丝绸价格的上涨

C.中外“丝—银”贸易的终结D.中外市场联系的弱化

14.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