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人教课标版.doc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人教课标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上课的时候,指着黑板上的“沁园春”三字问学生,学词的时候这叫什么,没有人回答。我说叫“词牌”来着,它规定了词的字数、曲调。说“规定”其实也不对。为什么呢,就因为在开始的时候是没有什么规定的。当初叫“曲子”,就是我们今天所哼哼的小调子,说流行歌曲也行。台湾诗人余光中说,今天的诗歌都在流行歌曲里了。也就是说有一部分流行歌曲就是未来的经典。看看,你们所喜欢的歌曲以后就要成为经典了。而大家在小学、初中所见到的古代诗歌,说白了也是古人所唱的歌儿,只是后来变得严肃了,成了不朽的经典。你们,注定要成为经典的一批选定者。

有部分学生颇为惊讶。我说这有什么好惊讶的。诗歌与生活近着呢。但是,也不要就认为这样诗歌就庸俗。这种发自心底而又指向灵魂的声音,即使从地底里发出也是高贵的。

然后我指着“长沙”问学生,讲词的时候,这叫什么。有学生很小声地说叫“题目”。我说这就对了,不过大家要注意的是,题目不一定就是正文的概括。长沙注定是要过二百年,五百年不朽的。大家说这是为什么?学生中有一部分说,就因为是与伟人有关。确实是这样的。我谈了我来铜陵的时候,见到石头上雕刻的李白的《铜官山绝句》竟激动得月余而不能自已而写了《山海苍茫一洒泪》的事,就因为这一切与李白是那么近呢。毛的资料,大家要搜集一些,课后去做如何。众人应声。

接着便是让学生读书,而后是齐读。这样就算是进入课堂了。

我请学生起来谈谈初读这首词的感受。没有人愿意起来,都低着头。他们此时的心理我知道。但我还是想请他们起来说说。这一说比什么都重要,哪怕这一节课只有一名学生起来说话也值得。过了一会,一名女生起来了。不容易啊。她说这首词感觉像是怀念故乡。我问她何以有这样的感受,她便说从开始三句,毛在他的故乡长沙。我说你这种说法我未曾想到,,但不能说毛没有这方面的意思,我想学术界如果能够运用新材料得出这样的结论,你今天的“论断”就很了不起了。不过,大家都还没有准备好呢,就留在那里如何?我让她坐下了,看看有没有另外的学生来说。

过了一会,有名男生起来了。他说读“鹰击长空”的时候,感到毛的心胸非常壮阔。我说很好啊。他的心胸此时应该是开阔的。后面的一名男生在随后的两三分钟的时候,也站了起来,说他很欣赏最后两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我问他缘由,他说他说不好。我便问他“击水”是什么意思。他照着注释说是“游泳”。我说,你将“游泳”一词放进词里读读看,怎么样?“到中流游泳,浪遏飞舟”,是什么意思?都摇头说不知。我说,没有关系的,现在我们铜陵早已通了大桥了,你试着站在桥上看长江,多好的机会啊。你们去过吗?有部分同学说去过。我说那好,看到了江心什么了。他们说有漩涡,并知道那里是很危险的。我说,这种体验很重要。接下来的解释就好办了。这句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有个别学生也很小声地附和着,在那危险的江流中间去游泳,飞漩的浪涛掀翻了飞驰的行船。还有呢,还有就是江心涡流产生的波澜将外围飞驰而来的航船打的倒退。我说,那“游泳”到底在这时还有什么意思呢就有了强有力的勇毅的解释了。

不过,另外的解释似乎更有意思,也更文学些。“击水”来自《庄子·逍遥游》的“水击三千里”。而且毛也有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诗句。想想看,这多气魄,多少勇壮!从江心的漩涡里拍击而起,掀起了万丈狂澜,即使是飞驰而来航船又算得了什么呢。是不是,这掀起的狂澜,地动山摇般,搅混了这世界,大家看看,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啊。当然,说“游泳”也不是不行,不过气势要弱得多。

又有一名学生说:“我很喜欢‘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又问他为什么,他说,能够见出毛很开阔的胸襟。我说何以见得?他说不是很清楚。我又问“怅”是什么意思?他照着书说“因深思……”我问他字典里会不会有这种解释呢?有小声说惆怅、怅惘,不像有书上的意思。我说不像就对了。我说我在高中读《毛泽东诗词》的时候,就困惑颇多,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注家正话不好好地说,都在干什么,尤其是臧克家、公木那些人。毛泽东诗词是文学,要按照文学来阐释。字典里肯定没有那个意思,“怅”,恨,失意的意思。就按这个意思不是很好吗?成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不一定就要自小就豪壮满怀,人总有失意、惆怅和苦闷的时候,这是人就不能免的。否则,“诗言志”,要落到哪里去。这些话能够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的,暂且放放啊。

我再问还有那些同学有见解。一名学生站起来说他很喜欢“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我问她喜欢的理由,她说,能够见出毛的壮阔的胸心。到这时候,我感到了他们手里有辅导材料,是那东西在起作作用。为什么要那样机械的理解呢,难说哪里都写满了“豪壮”不成?于是问她“万山”是什么意思,问她什么东西使万山“红遍”,又问她“染”展开讲。她回答得不很圆畅,我也一边帮助着。然后我对大家说:“大家觉得这‘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37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