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我爱这土地(教案).docxVIP

初中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我爱这土地(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爱这土地》教案

一、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关键时期,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开始加深,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怀也开始萌芽。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对深层意象和象征意义的理解还需加强。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2.学会运用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赏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和背诵,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通过分组讨论和合作,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2.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三、教学重点

1.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2.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分析。

四、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诗歌的爱国情感。

2.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抽象意象的具体含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发情感,激发兴趣

1.激发情感共鸣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脚下踩着的这片土地时,有什么感受呢?它可能是你们嬉戏的公园、熟悉的校园,或者是遥远乡村的田野。在这片土地上,你们留下了欢笑、泪水,也收获了成长和梦想。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一首充满深情的诗歌《我爱这土地》,看看作者是如何用文字表达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眷恋的。

2.展示作者及背景

在正式学习诗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艾青。艾青,原名蒋海澄,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他一生热爱祖国,关注民生,诗歌作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那么,这首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呢?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艾青深感民族危机,他用自己的笔,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感受艾青笔下的土地情怀,体会他对祖国的深情厚意。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邀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他们对土地的感受和认知,让我们共同交流,共同成长。同时,也请大家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和创意。

(二)自主感知与深入探究(预计用时:15分钟)

1.朗读体会

教师首先进行诗歌的范读,展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并邀请学生模仿朗读。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练习,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给出改进意见。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通过朗读体验到的情感变化和韵律美,教师总结。

2.小组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快速浏览诗歌,讨论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教师提供引导性问题,如:“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对土地的热爱?”、“诗歌中的‘鸟’和‘土地’分别代表了什么?”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3.互动问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如:“诗歌中的‘嘶哑的喉咙’有什么象征意义?”等。

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通过问答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感。

4.情境体验

教师创设情境,如:“假设你就是那只鸟,你会怎样歌唱这片土地?”等,让学生想象并表达。

学生进行情境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或口头表达等方式,表达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总结并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通过以上的自主感知与深入探究环节,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还能够通过朗读、讨论、问答和情境体验等多种形式,充分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魅力。同时,教师的引导和点评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三)深入探究与文本赏析

1.字词寻踪与意义探索

(1)关键字词解析

①“鸟”的象征意义:在诗中,“鸟”不仅代表了诗人自己,更象征着每一位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它承担着表达诗人深深爱国情感的重任。

②“土地”的情感寄托:诗中“土地”是祖国的象征,它承载着诗人的希望和梦想,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沉而炽热的爱。

(2)疑难词句解读

针对学生可能提出的疑难词句,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引导学生理解这是诗人内心爱国情感的真实写照,泪水背后是深沉而坚定的爱。

2.意象与象征的挖掘

(1)意象解读

引导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的意象,如“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祖国所经历的苦难,“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则代表了人民的抗争和不屈精神。

(2)象征意义探讨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中“鸟”与“土地”的象征意义,理解其背后的爱国情感和对祖国的深深眷恋。

3.情感与朗读的体验

(1)情感共鸣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朗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通过朗读将诗人的爱国情感转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朗读技巧指导

教师提供朗读技巧的指导,如语调的抑扬顿挫、节奏的把握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诗歌的情感。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