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评价卷.docxVIP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评价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评价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3分)

一、(10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至今不chuò。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miǎn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以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近年来,随着绿色文明祭扫观念深入人心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许多新祭扫方式悄然涌现。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方式表达哀思,兴起了文明低碳的清明祭扫新风尚。民政部2022年4月3日发布,清明节,民众对网络祭扫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清明节假期首日,全国共有2304个网络祭扫平台,网络祭扫群众695万人次,比2021年同期增长275.7%。分析指出,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网络的发展,“网上祭扫”等新兴方式的出现成了当代人对清明节文化的一种创新和改变。近年来,随着人们文明素养的提升,各种文明祭扫的方式成为一种社会新风尚。,

文明祭扫,就是要将祭扫活动与传承清明节优秀传统文化衔接起来。

1.下列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

A.缀 缅 qiāo xīng

B.辍 湎 qiāo xìng

C.辍 缅 qiǎo xīng

D.缀 湎 qiǎo xìng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A.传承 弘扬 移风易俗

B.传承 弘扬 一风一俗

C.传播 发扬 一风一俗

D.传播 发扬 移风易俗

导析:A第一空,“传承”指传授和继承。“传播”指广泛散布。结合“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的语境可知,应使用“传承”。第二空,“弘扬”着重指发展提倡并使之日益盛大,多用于精神、文化等。“发扬”指发展和提倡(优良作风、传统等)。结合“孝道亲情”的语境可知,应使用“弘扬”。第三空,“移风易俗”指改变旧的风俗习惯。“一风一俗”指风俗。结合“社会新风尚”的语境,这里表示改变旧的风俗,应使用“移风易俗”。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B)

A.分析指出,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网络的发展,使“网上祭扫”等新兴方式成了当代人对清明节文化的一种创新和改变。

B.分析指出,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网络的发展,“网上祭扫”等新兴方式的出现成了当代人对清明节文化的一种改变和创新。

C.分析指出,电子设备的普及、网络的发展,“网上祭扫”等新兴方式的出现成了当代人对清明节文化的一种创新和改变。

D.分析指出,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网上祭扫”等新兴方式的出现成了当代人对清明节文化的一种创新和改变。

导析:B原句语序不当,应先是“改变”,再是“创新”,其他无误。即正确的语句是:分析指出,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网络的发展,“网上祭扫”等新兴方式的出现成了当代人对清明节文化的一种改变和创新。

4.下列关于语法知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A.词语“唤醒”“素养”“一种”“优秀”分别是动词、名词、数量词和副词。

B.“绿色文明”与“绿色花园”,两个“绿色”的意思相同。

C.“近年来,随着人们文明素养的提升,各种文明祭扫的方式成为一种社会新风尚”缩句为“方式成为风尚”。

D.句子“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以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导析:CA项,“优秀”是形容词;B项,“绿色文明”中“绿色”指环保理念,“绿色花园”中“绿色”指颜色;D项,该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A.语文的学习方法,说起来无非就两点:一是“读”,饱读诗书文章,而后语感自来;二是“写”,勤记生活点滴,而后文风自成。

B.我与他虽然认识时间很长,但交往不多,所以我还不是很清楚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C.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苹果啊、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见诱人的香味儿。

D.“我可没有跟你开玩笑,”他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稍有松懈,成绩必然下滑”。

导析:AB项,本句话没有表示疑问的语气,应将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C项,表并列的几个词语后有语气词“啊”,中间应用逗号;D项,说话人在所说话语的中间,“说”后用逗号。

二、(16分)

6.默写。(10分)

(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3)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4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